“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剧幕缓缓拉开,清徐县实验小学点点管乐团师生共同演出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上海市奉贤区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响起,现代与古典在这里交汇,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穿梭。温婉抒情的长笛、优雅动人的单簧管、刚劲有力的长号、风情万种的萨克斯,振奋激昂的打击乐……一串串美妙的音符令人沉醉,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中华杯”全国优秀管乐团队展演活动是我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管乐盛会。作为全国最高品质的管乐展演平台,聚天下管乐英豪、汇天下管乐创造,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区、各组别共计140支管乐团队参加。清徐实验小学点点管乐团A团和B团,是山西省唯一一支入围的学校乐团,是全国唯一一支入选的县级乐团,也是全国唯一一支两个团都参加的队伍。123名参赛选手以曲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青春之舞》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以饱满的情感和精湛的演奏获得了“全国优秀乐团”称号,同时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
一所地处县城,能够拥有一支完整建制的交响管乐团,想来一定是可望而不可即之事,但是这一切在清徐县实验小学成为了现实。
30年深耕不辍勇攀专业高峰
1993年,在时任校长牛惠芬的带领下,实验小学组建了管乐队,由学校音乐教师和县城内的管乐爱好者共同授课。1993年至2014年期间,管乐队一直承担着我县重大活动的表演任务。学校当时能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匮乏的情况下组建管乐队,可见学校对美育艺术教育的重视,也为日后乐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马建平校长上任。乐团进行了大的改革,邀请省内名师每周两次来校授课,并正式组建了“点点交响管乐团”。2014——2022年期间,“点点交响管乐团”代表山西省共赴上海参加国际管乐节比赛四次,并四次荣获“全国优秀乐团”称号,2019年获得”中国管乐发展突出贡献奖”称号。
2022年,新上任校长张利卿对管乐团进行了全方位的关注和支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花重金给乐团配置了各种行进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并带领管乐团200余名队员在2023年清徐“两节”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在演出队伍中大放异彩。此次活动,乐团师生克服了人员召集、排练场所紧缺,演出服饰工厂停工停产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攻坚克难,一一化解,圆满完成演出任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优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孩子们一步步地坚持,一点一滴地进步。亮丽的舞台背后更是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家长的理解配合。
每周三、周五下午是实验小学雷打不动的社团活动时间,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遇到难点时,就一个音一个音、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直到音准、音色、各声部都达到老师的要求后再进入下一个练习。参赛选拔也极其严格,每年8月份要进行声部考核选拔,分团考试,成绩优异者方可参加比赛。
相对于其他艺术而言,乐器的学习和普及推广困难之大,尤其作为一所县城的小学乐团来说更是举步维艰。2006年7月,23岁的王永从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毕业上岗,当时接手乐团的时候仅仅37名队员。从第一次带团参加县教育系统的活动到代表山西省赴上海展演,从没有定音鼓等乐器到现在的乐器满编制,从音乐老师一个人授课到现在的10余名专业老师授课,从孩子们简单齐奏少先队队歌到现在能合奏5个乐章的交响管乐曲目,从家长对学冷门乐器的偏见到现在的接受支持……乐团一点一滴地进步,管乐团老师们付出的辛苦,大家有目共睹。
落实双减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实验小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全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师生行动起来,让校园活跃起来。把减法有效转化成加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同时对教育服务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紧盯德、智、体、美、劳促进教育取得新成果。此外,从课堂、作业、课后服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实践探索,通过各类社团有效扎实推进了“双减”工作在学校落实落地,也不断增加活跃了学校的学习氛围,同时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张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