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清风*徐来总第4018期 >2023-08-16编印

三游杭州西湖
刊发日期:2023-08-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韩玉林
  小时候,听母亲讲过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长大后,看过《白蛇传》的电影、电视连续剧,故事情节我怎能忘记:篷船借伞,断桥相遇,白娘子为救许仙,盗灵芝草、水漫金山,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法海的冷酷无情,白娘子的真情善良,历历在目。剧中歌曲:“西湖美景三月里,春雨如酒柳如烟。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西湖一游,成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终于有了游杭州西湖的机会,并在20多年间,陆续3次光临西子湖畔,次次有新感受,趟趟有新收获。
  记得初游西湖是在1994年春天,我们一行8人从上海到杭州。没有随团自己游,在杭州住了一晚,整整转了两天,游览了很多景点。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我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她三面环山,面积约6.5平方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南湖及岳湖等5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3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正是游西湖的最美时节。我们来到湖边,苏堤、白堤上遍植柳树和桃树,夹种着玉兰、樱花、芙蓉等多种观赏性植物。湖水荡漾,莺飞草长,万千柳丝,翻舞如浪,桃花盛开,万紫千红,其景象真令人赏心悦目!苏堤旧称苏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横贯湖中,堤长2800米,宽30至40米。它是北宋苏轼任杭州知府时,以浚湖葑泥修筑的。苏轼是我最敬重的文人之一,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在杭州只待了短短的4年,但他对杭州的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苏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我们一一跨过,并一路拍照留念。从南宋以来,“苏堤春晓”一直位于西湖10景之首。
  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仅38米,面积20公顷,是西湖唯一的天然岛屿,也是西湖著名的景点。诗人白居易称它是“蓬莱宫在水中央”。孤山东连白堤,西接西冷印桥。全岛秀丽清幽,绕山皆水,四面有景,风景得天独厚。我们去时,有两对新人正在此拍婚纱照。孤山西麓的秋瑾墓是1981年重修的,雕像基座上有孙中山题写的“巾帼英雄”手迹。山顶上有西冷印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团体。南麓有文澜阁、中山公园和浙江省博物馆。孤山东北山坡上有为纪念宋代诗人林和靖而建的放鹤亭;有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的铜像。杭州人将“孤山不孤,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并称西湖三怪。
  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向西,在“平湖秋月”与孤山相接,长约1公里,是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所筑。白堤两侧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漫步堤上,仿佛人在画中游。我们很快来到著名的断桥上,桥畔有“断桥残雪”碑亭,是指雪后断桥所呈现的迷人景致,可惜我们看不到。但断桥的名气或许不在于此,而是《白蛇传》中那一段动人的传说。
  二游西湖是在2002年夏末,随旅行社出游。路上小庞导游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西湖的10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然而,作为游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能看几个如此景致呢?还好这次我们是乘船游西湖。“三潭印月”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是人工堆叠而成的一个岛,又名小瀛洲。从空中俯瞰,全岛如一个特大的田字,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岛上主要景点有:先贤祠、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竹径通幽和我心相印亭。湖面3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即苏轼浚湖期间,今3塔系清代康熙年间所建。3石塔顶为葫芦状,塔身呈球状,高出水面2米,中空,环塔身均匀分布着5个小圆孔。3塔呈等边三角形,每边长62米。湖中这3座石塔,像3个宝葫芦,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造型新颖别致,深受游客的青眛。大家纷纷举起相机、手机,“咔嚓、咔嚓”把石塔的美姿留了下来。
  游船行至“曲院风荷”景区,各种荷花仍在绽放。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红中带粉的、白里透红的……数万朵荷花竞相开放,亭亭玉立,色彩艳丽,光泽耀人。不由得使我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古人佳句。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近距离的亲近如此众多,如此鲜艳的荷花,那种感觉,真令人陶醉!
  乘船游西湖一个小时后,到达码头,大家迅速上岸,乘车来到灵隐寺。该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是西湖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南宋时济公就在此出家,在附近青林洞中,我们看到济公的石床、僧帽及手印。现寺内建筑多为清代重建,寺前匾额“云林禅寺”为康熙皇帝所题。寺周围古树参天,绿荫覆盖,颇有“禅房花不深”的意境。
  飞来峰位于灵隐寺的对面,高168米,古树参天,泉水淙淙,怪石嶙峋,风景幽绝。传说飞来峰是从四川峨眉山飞来的,山下原有个灵隐村,是济公的家乡。山峰的到来,把整个村子压在了下面,形成一处漂亮的风景区。飞来峰上现有历代石刻雕像340多尊,其中罗汉造像最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灵隐寺旁,因势利导地新建了一处“中华石窟集萃园”,集中地展示了我国大同云岗、洛阳龙门、重庆大足等石窟的精华。雕刻均按其石窟原貌,雕塑了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佛像近万尊,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三游西湖是在2022年9月27日,在我县友谊国旅申兰英经理的带领下,在浙江8日游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行27人又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自由活动,游览时间5小时。因前两次来,雷峰塔未建好,这次我与老伴决定先游览此塔。雷峰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顶上,977年,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建。该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层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后遇火只留下了砖体塔身。因传说雷峰塔的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或安胎,长期有人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或挖取砖块。1924年9月25日下午,有近千年历史的雷峰塔轰然倒塌,惊动了社会舆论,鲁迅还特地撰文评论此事,而“雷峰夕照”也因此有名无实。
  2002年10月25日,重建的雷峰塔落成,建在旧塔的原址之上。新塔通高71米,五层八面,依山临湖,蔚然大观,是西湖标志性的建筑。与北岸宝石山顶的保俶塔,隔西湖相对,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说。新雷峰塔敦厚典雅,金碧辉煌,飞檐翘角,古色古韵。尤以新塔基一层,尚有旧塔的废墟,让人看了很有时代留痕。二层以上每层都有绕塔平台,供游人登塔赏景。我俩站在平台上,眺望西湖,三潭印月、苏堤、南屏晚钟等,一览无余。在塔内,我俩参观了雷峰塔地宫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吴越造塔图》丙烯壁画;《西湖全貌图》瓯塑系列;《白蛇传》东阳木雕;雷峰塔诗词木雕作品,及金光灿烂的穹顶。
  乘电梯从雷峰塔下来,因时间还早,我俩与本团其他6人,打车又参观了武状元坊,《梅花三弄》电视剧在此拍摄。七0四工程、西湖龙井村及茶园、岳王庙。七0四工程又名林彪行宫,位于西湖之西的浙江宾馆院内。它是50年前,林彪为发动“571”反革命武装政变,在杭州设立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现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由于以“571”(武装起义的谐音)命名,易暴露,所以就以当时的建造时间(1970年4月)为代号,故称七0四工程。这座行宫,建有4栋别墅,散落在绿树中,占地307亩,分地上与地下两部分。1号楼供林彪一家居住;2号楼是豪华的游泳池;3号楼是供四大干将(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居住;4号楼是给林彪在浙江的代理人陈励耘居住。如今除1号楼外,其它建筑已改造成宾馆。
  整个工程最具神秘色彩的是地下指挥中心,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工程相当坚固,可以防原子弹,并兼具防辐射、防水、防火、防毒的功能。我们看到至今仍保留的:作战室、通讯室、发电室、水泵房、医务室、存储室、弹药库。所有的设备,在当时的年代,都是最先进的。为建这座行宫,花费人民币3100多万元,动用了大量的部队工程兵和7000多民工,日夜苦战,用了一年零两个月才完工。景点入口处,停放着一辆废弃的坦克,我们8人爬上去合影一张。这次多亏杭州司机,带我们参观与林彪“9·13”事件相关的景点,不然我们不知道,也找不到。
  三次游西湖,景致各不同。如此美丽的风景,如此浪漫的情怀,又有谁人不想到西湖,一睹她的芳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