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孟封镇20个村的村干部都像李刚虎这样,村村都发家致富了。”杨房村下乡干部李亮只开玩笑地说到。
李刚虎生在杨房长在杨房,参加工作后,只有节假日才回村看望父母。他说:“每次看到村里落后的基础设施,就让我产生了想要改变它的念头。”怀揣着这个初心,2014年他参加了村委换届选举,开启了村干部之旅。
在醋产业延伸上“大做文章”。走进杨房村,醋的身影、醋的味道无处不在。从高粱种植、原料加工到食醋酿制、晾晒、再到广销全国,杨房村已经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条,李刚虎还要在醋文化、醋旅游上做文章。他说,围绕老陈醋,我们杨房村打造的“一街五院”特色突出、亮点鲜明,是风景线更是产业线。以醋产业为延伸,从保留和挖掘村落文化出发,建设老醋坊、啤酒吧、民宿、书院、戏台五个院落,展示山西老陈醋的蒸料、发酵、熏醅、淋醋、陈酿五道工序,形成业态小集群,打造醋文化街区。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可接待游客200万余人,带动周边农户、村庄实现集体创利增收。“做好醋文化,发展好醋产业,我们杨房村的村民因醋致富,也因醋幸福,”李刚虎笑着说。
在教学环境改造上“用心用情”。上任以来,李刚虎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1512平米幼儿教室、1300平米操场的全面改造,并邀请专业幼教老师作园长,规范管理。为了保障正常运转以及良性发展,幼儿园要适当收费。有的乡亲不理解,可他坚信只要心系群众、心正行稳,总有一天会得到乡亲们的认可。如今的杨房村幼儿园,从2014年的2名老师、40名学生发展成为如今拥有32名教职工、331名学生的三星级幼儿园。不仅本村村民,很多邻村的村民也慕名把娃娃送到这里,教育成果惠及周边16个村庄。
在饮水安全提升上“下足功夫”。杨房村紧邻汾河,老井里的水又苦又涩。取样化验结果显示水中含氟含砷高,长期饮用的话有害身体健康。饮水安全是民之大事,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李刚虎和村“两委”决定重新打井。哪里选址,哪里凿井,哪里排水,都要经过仔细勘测、周密计算。打井的日子里,他带着“两委”和工人,扛着仪器,在工地上定点测绘,夜以继日的辛劳,换来了一眼崭新的500米深井。同时,更换了全村饮水管道,让杨房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100%。
在保就业助增收上“带头示范”。刚虎书记牵头、村干部带头,破解“地”和“钱”两大难题,通过党员带头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带头宣讲补助和贷款政策,建成集田园功能、智能示范、旅游采摘、文化赋能为一体的千亩城郊农业示范区。一期项目建设的100亩、28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已投入使用,村两委干部率先垂范,带头种植,村集体收取单棚使用及管理费5000元,为集体经济增收14万元,平均每栋温室收益7-8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和村民的“双增收”。二期项目扩建400亩、104栋日光温室9月可投入使用,建成后预计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52万元。“我们村和杨房村相邻,杨房村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刚虎书记功不可没,他目光长远、格局宽阔,一心为公、真心为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西堡村党支部书记武大全说。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