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葡乡*情怀总第3945期 >2023-02-28编印

梨花园中一奇葩
——徐沟刘村庄的晋剧演员小花旦儿陈秀珍小记
刊发日期:2023-02-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通讯员白尚贤
  陈秀珍在解放前夕与解放初期就是徐沟剧团的头套小旦演员。她身材娇小,轻捷苗条,两只大眼睛滴溜溜顾盼有神,扮起戏来小巧俏丽,飘逸洒脱。比在台下时要增彩十分,徐沟人喜称她为“小花旦儿”。
  她的演艺特点是功底相当扎实,下步尤为见长,梆板尺寸工稳,做戏认真潇洒。
  她练就了很强的功力与口劲,行腔、咬字、收韵、道白很有功夫。声声有韵,字字天籁。唱腔甜润柔美,韵味醇浓。梆板清,咬字真,行腔自如,委婉动听。做起戏来身段优美,轻盈活泼,表情纤细,眉目传神,举手投足与伴奏家俱严丝合缝。尤其她那细碎平稳的下步,更是无人可及。晋剧名家刀马花旦刘芝兰曾经对人说:“论长相,论个子,我比陈秀珍强,论起艺术来我不如人家。”
  她肚里宽敞,会戏很多,闺门戏、生旦对儿戏、做功戏、靠架戏,都很娴熟。最拿手的是“换花”与“游花园”。“换花”一戏说的是一个贫家女子巧二娘,以换上棉花织成布帛从中获点微利而谋生。这出戏的情节很简单,就是她拿上布,到大街市上吆喝着换取棉花的情景,所以叫“换花”。因要表现她招摇过市,在大街上跑着招揽生意,需以复杂的台步与身段来展示,所以演员要有相当好的腿脚功力才能胜任。
  陈秀珍扮演“换花”中的巧二娘,娇乖伶俐、潇洒秀气,表情动作诙谐活泼,丰富多彩。她表演在大街市上招揽换布人的跑圆场,左胳臂上搭一块白布,右手臂灵巧地做着各种招揽的手势,随着幽雅欢快的花梆子乐曲,柔声娇气地喊着:“布儿,布儿,换花来。”同时轻移碎步跑起圆场:上身纹丝不动,脚底平稳,飘飘然,悠悠然,亦轻亦俏,似流水行云,如白驹过隙。接着是几番几度姿态婀娜的“踩花膀子”(即两个肩膀一上一下地圪扭),她肩膀灵活柔情,扭捏中玩艺儿特多,一次变换一个花样,一次赢得一个好儿,把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叫好声不断。“游花园”说的是梁员外的两个女儿,大的叫兰英,小的叫凤英,姐妹二人在花园里游玩耍笑的故事。陈秀珍与小电灯合演“游花园”,小电灯饰姐姐兰英,陈秀珍扮妹妹凤英,姐妹俩在花园里嬉戏打逗扑蝶观灯,妙趣横生。尤其妹妹凤英,时儿娇滴滴,喜盈盈,时儿倔侃侃,怒冲冲,一时嗔怪,一时求情。通过她的细腻表演,一个天真烂熳、活泼可爱、任性顽皮、骄横少理的小妹子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眼前。嬉耍中穿上她未婚姐夫的相公衣衫,女扮男装,颇有公子风度。同时唱一板模仿生角的乱弹,音域宽厚,声调醇浓,三儿生韵味十足,使人听来优美诙谐,清新悦耳,十分过瘾。
  她身上的功夫,口里的乱弹都是来之不易的,听她给人讲,小时候练功,师傅让她两条腿间夹一把扫炕笤帚跑圆场,要求步子碎速度快,笤帚还不许掉下来,如果掉了就要挨棍子。教唱乱弹时,师傅一只手扳着她的手心,另一只手拿着板子,一字一句地教唱,一板一眼地抠,一板一板往手心里打,如果唱错或碰了板,就要重重地搁你,疼得两眼流泪,也不敢哭出声来。每次学一段乱弹下来,手心肿得老高,吃饭连碗都不能端,真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啊!
  文革后,她分别在清徐艺校和阳曲艺校任教,培养了不少晋剧后继人才。退休后回到刘村庄养老,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