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孟涛
几十年前,他们正值青春,意气风发,是各个领域的排头兵;几十年后,他们老骥伏枥,壮志未歇,依旧是长头村群众的领头雁。疫情爆发之时,他们迎难而上,用自己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初心和使命——他们就是西谷乡长头村默默付出的老党员老干部们。
去年四月份疫情爆发后,长头村闻令而动,所有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投入到疫情防控狙击战中。
在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一批老党员、老干部、退役老兵,他们不怕吃苦,勇当先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长头人的奉献与担当。
不忘初心老党员
孟福友是长头村退休老书记,已经有80多岁的高龄,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村干部考虑到他患有多种疾病,婉拒了他的请求。由于疫情来得迅猛,长头村物资调动存在棘手问题,孟福友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带头捐款5000元。“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我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牢记在心里,这个时候能为疫情防控做出一点小贡献,换来全村人民的健康安全,我觉得非常值得,我要在党和人民需要我时发挥我的余热作用。”孟福友说。尽管不在防控工作一线,但孟福友每天坚持给村干部打电话询问村里的情况,对于一些疑难困惑他会和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孟福友用自己朴素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入党誓言,影响带动着身边人,他佩戴的党徽熠熠生辉,温暖着群众的心田,更鼓舞着全村人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念。
老支书孟福友的担当作为,不仅仅体现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体现在对于年轻干部与村民事务的关心关注中,更体现在对于建设弘扬良好村风的营造中,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积极宣扬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道德品质,为营造以德养村的浓厚氛围发挥余热。
老兵退伍不褪色
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在长头村抗疫最为吃紧的那段艰难时光中,长头村退役老兵孟平安积极响应村委会的号召,踊跃请战报名,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一声到,一生到。戎装虽脱,军魂仍在。60多岁的孟平安,每天清晨第一个到达志愿者集合地。做好防护措施,拿起一把扫帚便开启了他一天的抗疫时光。由于担心大家因垃圾产生交叉感染,他每天都要早早在村里的各个角落清理垃圾。“智能产品我摆弄不了,我只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虽然大部分村民都足不出户了,但有这么多年轻的孩子们每天奔波在一线,他们千万不能被感染了,我得尽我最大的努力保护好他们。”作为一名“资深”的长头人,孟平安对长头村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很清晰,他同时主动承担起统计村民生活物资及运送物资的任务。每到一户,他都要认真地询问物资情况,遇到独居老人,他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并叮嘱他们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联系他。运送物资途中,孟平安的防护服早已全部浸湿了。“大爷,休息一天吧!”村委会工作人员说。“疫情就是命令,点位就是战位,是老兵就要坚守阵地!”孟平安拎起物资朝前面走去……身着戎装,他们保家卫国;卸下戎装,他们初心不改。面对疫情,他们冲锋在前,在抗疫战场上凝聚起“硬核力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深爱着脚下这方热土的孟福友、孟平安,他们是长头村老党员老干部的缩影。银发生辉,初心不改,他们在疫情面前不惧困难、冲锋在前,为人民群众担风险,为年轻干部做表率;他们在传承好家风、好村风中当楷模,正是他们,让新时代勇于奉献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岁月似乎带走的仅仅是他们容颜,精神内核呈现的榜样,值得我们年轻一辈薪火相传。
一代又一代的长头人,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力量,将以这些老干部、老党员为引领,为建设家乡踔厉奋发,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