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有效消除党员教育培训中“课程难设”“名师难约”“场地受限”“人数受限”等症结,县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模式,通过打造“同步课堂”形式,以党员教育示范基地主会场+乡镇党校分会场+农民夜校终端会场的“1+X+Y”模式,达到“课程同步、师资共享,一次邀请、多方受益”,实现了党员教育培训精准赋能。
突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主会场“统筹职能”。为了突出党员教育基地主渠道、总统筹作用,紧紧围绕服务全县党员教育工作大局,统筹规划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教学计划和教学布局,通过整合现有优质资源,评选认定一批设备完善、特色鲜明、相互补充、管用实用的县级党员教育示范基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清徐县党员教育示范基地评选认定工作的通知》,坚持科学论证、严格把关、从严审批的原则,确定了山西表里山河晋韵文化创意产业园、清徐县兴源农业有限公司2家单位为首批清徐县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分会场“主阵地职能”。县委组织部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乡镇党校和农民夜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县9个乡镇党校全部挂牌成功并开课、农民夜校挂牌135所。乡镇党校配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和播出设备,安装视频会议设备,通过“同步课堂”,实现“一次授课、万人听讲”。乡镇党校打破了传统培训方式,改变以往由送课教师出题目可能导致不符合基层党员干部需求、讲课“空对空”等问题,转而由基层党员干部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按需施教、分类施教”教学理念,分级分类统筹开展各类培训,培训内容更加丰富,更具针对性,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积极探索农民夜校终端会场“个性化职能”。农民夜校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配备了一套能满足正常教学活动需要的教学用具和开展教学活动必需的设施设备。持续开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员思想状况、农民致富之路等课题的研究,以高质量科研成果为教学提供支撑,有效解决农村基层党员思想上、农民生产技术上的问题和困惑。依托“同步课堂”平台,面向全县各社区(村)推出线上定班服务,开辟“专属空间”,设置“个性专班”。按基层之所急、所需、所惑“点”题目,采取“订单式培训”,以“一村一品”形式免费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精品资源课程”和助推乡村振兴、扩大集体经济的发展“金点子”。
同步课堂助力党员教育精准赋能已经踏出了关键一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采取“同步课堂”形式,在六味斋党员教育实训基地设主会场,各乡镇(街道)设分会场,并利用农民夜校终端会场开设培训。各乡镇科级干部、到村任职研究生和选调生、村(社区)“两委”主干、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等820余人参训,取得了积极反响。
下一步,县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将继续探索创新“同步课堂”模式,积极引进心理课堂、科技课堂、创业课堂等,实现党员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全面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教育意义效果化。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