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从平遥双林寺到镇国寺。到了镇国寺门口,才意识到还没有午餐,便问询了路人,在村边小餐饮餐毕,开车顺路穿巷而行,不经意间,一座古建筑吸引了我们,再看街门挂有储蓄字样的标志,以为是一处单位,但古意袭人,不由得停下车,见一耆老站在门口,一打听,他就是这座古院的主人,说明来意,欣然邀我们参观。
莲叶,莲叶,还是莲叶。临街倒座房子的阑额,对称排布着大大的莲叶——卷莲,鹤舞莲叶,鹭凫莲叶。鹤舞莲叶,指代圣洁高雅,和美长寿。鹤同时象征父子情怀,因为鹤长鸣时,小鹤也跟着鸣叫,鹤、荷也成了道德轮序的父鸣子和的象征。鹭凫莲叶,“鹭”“路”,“莲”“连”谐音,因此又称作一路连科,表示科举应试连捷,接连取得好成绩。
这是一所二进院,布局为“日”字形,由正房、厢房、倒座、门楼组成。街门在东南角,民间称此为“抢阳”,俗称“横财到手”。二进院仿木构砖雕垂花门,阑额砖雕莲叶。从建筑风格来看,属清中晚期建筑。那些雕梁画栋的陈迹,精雕细做的门窗,依旧固守着往日的精致。
在正房堂屋的屋顶居中,置一门二窗的卷棚硬山顶小屋,转角有砖砌楼梯。上去一看,屋顶青砖铺面,便于粮食蔬菜的晒秋,小屋亮敞,用于储藏粮食,存放农具。阑额对称分布鱼戏莲叶木雕。鱼的谐音是“余”,象征着钱财有余。莲的谐音是“连”、“年”,所以鱼戏莲叶就是称颂丰足美满、财运滚滚之意,保佑家里连年富足、财源广进,连年有余。因了如鱼得水的说法,所以鱼也被视为称心如意、事事顺利的象征。自古以来,莲花是高洁、清正的象征,所以莲是具有灵性的。鱼戏莲花不仅有吉祥富贵,恩恩爱爱之意,而且还寓意着人的品性高洁、官运亨通。
莲叶,莲叶,还是莲叶。在午后的阳光映照下,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没想到,这座古院保存得如此完好,处处笼罩着一种清闲与洁净的气氛。我们和耆老攀谈,一起抽香烟,一边唠家常,耆老热忱地为我们指点,说他也记不清自己是这老院的第几代传人了。从他接手,没进行过大的维修,下水道堵了,疏通疏通,存粮的地方存粮,放农具的地方放农具,原来干什么还干什么,只是每到过大年时打扫一下。我们指着二进院仿木构砖雕垂花门门额的文字“厚德家传”,称赞他这样做的做法,无疑是既保护了文物,又保护了先辈留下来的院落。
不知何时,耆老的妇人站在堂屋的门口,正注视着我们,在她的脸上看到一种又安详又温柔的表情,脸上乃至全身有一种恬静的气氛,看上去她同她的丈夫,与这座古院的外表是一样的。孟子《孟子·尽心上》曰:“居移气”,意谓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而这对夫妇,与这座古院相互濡染,正是这座古院所需要的管家,他们俩共同护佑着这座古院,管护着这鹤舞莲叶、鹭凫莲叶、鱼戏莲叶。
文物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我们常说,让文物“活”起来,没曾想,这就是一座“原来干什么还干什么”的活着的文物。
莲叶,莲叶,还是莲叶。告别耆老夫妇,告别古院落,眼前盘桓的还是莲叶,“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