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秋冬季节,我的家乡便进入了储存冬菜与制作冬季美食的紧张时刻。大白菜入窖的同时,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堆起了新鲜的芥菜。大部分的家庭都要做以芥菜为原料的酸菜,腌制芥疙瘩咸菜。我家除了做酸菜,腌制咸菜之外,母亲为了满足二姐和哥哥喜欢吃辣味食品的喜好,采用了辣椒和芥末面面做原料,制作出辣丝丝和辣疙瘩。辣丝丝以辣椒味为主,辣疙瘩以芥辣味为主,各有特色。不仅得到家人们的欢迎,传到左邻右舍家里,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看起来并不是什么特别珍贵的食品,却成为当地的一种特色食品了。
制作辣丝丝和辣疙瘩,必须准备红辣椒和芥辣面。红辣椒好找,在家乡人的屋檐下,几乎家家都悬挂着一串串的红辣椒。少量的辣椒面,只要将辣椒在灶火上烘烤焙干,在捣蒜钵子里捣碎,用筛面的小锣子筛一下,辣椒面便备好了。即使在案板上挤压一下过锣,同样可以得到辣椒面面。有的人家人口多,就将足量的红辣椒拿到碾子上,碾压过筛,要多少有多少。那个芥辣面面可不是普通做酸菜的芥菜的籽做成的,而是有一种专产芥辣面面的作物,家乡人就叫做芥辣。我记得小时候,在玉米地里会看到在玉米株上面,攀绕着细细的根蔓,上面会结出比普通豆角细好多的芥辣角。到了秋天,这些芥辣角一天天变为黄色,待成熟之后,收割回来,就会收获颗粒饱满的芥辣籽。小时候见过芥菜籽是褐色的,而今所见芥辣籽多是黄色的。也见过有人种了一畦畦的芥辣,根蔓较软,成熟时,根蔓匍匐在地上,上面有一粒粒的芥辣角角,同样收获芥辣籽。将这些芥辣籽碾碎筛面,就有了特殊气味的芥辣面面了。它的辣味,特别钻鼻子,比红辣椒的辣味尤其独特,很受大家的欢迎。
制作辣丝丝是用芥疙瘩,芥菜樱子都用于做酸菜了,留下芥疙瘩做辣丝丝。将芥疙瘩用擦床擦为细丝丝,在烘油锅里加入葱、姜、蒜、花椒、大料、食盐等调味料,炒出香味之后,倒入擦好的芥疙瘩丝丝,稍加翻炒之后,倒入清洗干净的罐子里,秘封之后,腌制一周就可以食用了。
制作芥疙瘩就是将芥菜疙瘩切为一公分左右见方的小方块。在开水锅里稍为焯一下捞出来备用。然后在油锅里加入葱、姜、蒜、黄椒、大料等调味料炒出香味。之后再将芥辣面面倒进去,与焯好的芥疙瘩倒在一起,搅拌均匀,装入清洁干净的坛罐里。腌制数日后,就可以食用了。因为芥疙瘩在开水锅里焯过了,腌制好的芥疙瘩特别绵软,又有一股特殊的香辣味,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
如今,生活在日益繁荣昌盛的城市里,所有食材都可在超市和市场里购买到。秋冬季节仍然会做酸菜,腌咸菜。但始终也忘不了从小挚爱的辣丝丝和辣疙瘩。那种久久留在记忆中的美味,总会令我动手制作,以饷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