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东湖街道育青北社区党总支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要义,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积极探索精细化治理、亲民化服务、多元化共治,形成“党建领方向、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治理新格局。
“精细化”治理模式把网格“做实”
育青北社区将1个社区大网格划分为4个小网格、47个微网格,实现一网统筹、全域治理,让网格管理服务进一步延伸、更接地气。组建“大+小+微”三级网格队伍,成立网格巡查专班,开展“每日一巡”,各级网格每日规定动作不减,在每天上午9至10点、下午3至4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整治、民情民意收集和政策宣传,全面巡查并逐级上报形成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进一步扎实了日常工作,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得到了社区居民广泛好评,并通过将多项社会治理相关事项纳入网格服务管理范畴,实行清单式服务,实现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
“亲民化”服务模式把网格“做暖”
育青北社区充分发挥微网格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建立“网格连心服务队”,将居民最关心的低保、医保、养老、组织关系转接等多项服务事项纳入帮办代办服务范围,对正在实施的20余项惠民政策进行再细化、再梳理,编制《育青北社区帮办代办事项清单》定制为民服务“心愿单”。上门收集辖区困难户、困难儿童和独居、孤寡老人的“微心愿”,充分利用网格资源,结对帮助实现“微心愿”。截至目前,“网格连心服务队”累计为辖区年龄大、出行不便和工作繁忙的居民提供上门老年认证、困难救助、水电费缴纳、生活用品采购等代办服务380余次。发放连心卡600余张,借助便民服务代办点推行“群众吹哨,服务报到”模式,动员辖区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每人至少认领1个服务岗位,每年至少办好1件实事,每季度上门走访1次,办理办结为民服务事项近千件,满意率近100%,力所能及为“认亲户”解决实际困难。
“多元化”共治模式把网格“做活”
面对辖区老旧小区多、物业管理弱、服务水平低的现状,育青北社区积极探索形成“社区主导、物管会自管、业主参与”三位一体共商共建联动机制,在辖区8个小区全部成立物管会,同步成立党组织,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红色物业,推选党性强、能力高、愿奉献的党员居民进入物管会班子,放权赋能,让社区治理从地区“大循环”变作楼院“小循环”。对于阳光花园、育青苑等少数有规范化物业的小区,由社区指导物管会对物业企业进行督导检查,“一天一查一反馈”,对服务不到位的物业公司下发提醒单和整改通知,将精细管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甲方”作用,促进物业企业积极履职,切实推动红色物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以工业硅宿舍为典型的多数无物业老旧小区,在过去存在“没人管事、没处议事、没钱办事”问题,物管会成立后,通过盘活公共空间、闲置资源,采取广告位出租、停车收费、商铺租赁等方式实现“自我造血”,引导居民利用自筹经费购买物业服务;定期开展“居民说事”“网格圆桌”等协商议事活动,传达“政声”、解答“民惑”、记录“民声”、汇聚“民智”,打通小区物业管理“堵点”,形成全员参与小区治理的良性互动,搭建起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广大在职党员、物业公司、群众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有效凝聚治理合力。
抓党建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