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电影放映志》通过我县电影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经五年之久,终于出版。出版座谈会于2022年7月9日,在清徐县文化馆召开。会后,我浏览了此志书,觉得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内容比较全面。全书20余万字,有回忆文章、照片、图片、图表、剪纸、绘画、书法、诗词、文件等。书志简介了世界和中国电影放映的诞生和发展,介绍了我县电影放映的诞生和发展历史:电影队由50年代的两个发展到80年代的79个,遍及城乡每个角落;人员由原来的几人增加到100多人;演出场地由一个发展到六个(县城),并由露天广场(场地)优化到多功能影院;电影也由无声到有声,从黑到白到彩色,从普通屏幕到宽银幕,从平面到立体,从胶片到数字电影——放映由人工操作发展到今天的电脑网络控制。
二是真实。参与出版此志书的绝大部分是从事电影工作的老同志,还有少数局外人,共有50余人。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视觉,以自己亲历的人和事,为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普及科学知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寒来暑往、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肩扛器材,爬山越岭、不畏艰险;废寝忘食、风雨无阻、炕头演出,深受老百姓的喜欢和爱戴,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表扬和奖赏。读了这些动人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催人泪下。还有就是在这次出志书中,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教师、干部、离退休人员,又慷慨解囊主动捐款,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那一代人对电影事业的无限情怀,那一代人对工作、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真是难能可贵。不由得想到现实中的一些“拜金主义”现象,特别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一些年轻人,是无法理解和根本想不到的,于他们而言,或许会认为是天方夜谭。
读罢,也让我对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形势有了大概的了解,对清徐电影放映有了明确的认识。由于自己鼠目寸光、坐井观天,一直认为电影放映已完成了它的使命,成为一片散沙,一滩死水。其实不然,就仅从清徐电影放映的情况来看,足可见一斑。
清徐县文化服务中心(电影院),位于县城美锦南大街3号,文源路十字街西南角,地理位置醒目。现有一座能容纳800人的大型室内放映厅一个(闲置)计划改造。现已成功转型3D电影影厅一大两小三个厅,能同时容纳260人观看不同影片。采用现代先进2K、激光6000流明数字电影放映设备,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图像色彩更加鲜明、饱满,清晰度大大提高,满足了现代观影需求。
在此基础上,政府提供的流动数字电影设备九台,分九个放映组,三台流动放映车统筹安排,分赴到全县188个行政村、15个寄宿制学校。五至十月份,除天气不允许,出现在我县各个乡村、小区、社区、学校。
再看数字电影时代,能避免胶片出现的老化褪色,确保光亮如新。凭借充分的像素稳定性,保证画面无任何抖动闪烁,不见了电影胶片划伤形成的放映图像上的“下雨”现象,放映换片、映出中跳片和银幕上亮度中间亮边沿暗的缺陷。先进胶片的放映效果,其均匀度近乎完美。
制作好的数字电影,可以通过软盘或通过卫星输送到世界各影院、家庭等终端用户,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声画质量。我国的电影水平已达到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超乎人的想象,都是普通电影无法相比的。此外,目前市场上的水幕电影,也是让人兴奋不已。
最后关于书中的不足,受时间和水平的限制,出现了语病、表达不严、不精、不准和错别字,这些均在所难免,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