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醋都*文苑总第3866期 >2022-08-24编印

刊发日期:2022-08-24 阅读次数: 作者:王艳娟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雨,太多,为患;太缺,为旱;及时,方为“喜”。因此才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春雨之赞,而世人最喜爱的及时雨,乃为“久旱逢甘霖”之雨,被世人信奉为人生四大喜之一。
  天,太热,为暑;太冷,为寒;温暖,才称“适”。古词有“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在寒风刺骨的冬天之后,喜迎温风暖雨,柳吐绿,红花开,真是惹人心动。不仅世人为这份温暖而喜,连飞鸟也为之而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因此,世人称那温暖适宜的光景为“温暖如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当诗人刘禹锡看到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时,脑海里呈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画面,便感叹只有“潭面无风”,才能有湖光和秋月两相协调之美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便无法相映成趣,也就读不出“两相和”的韵味了。
  雨,在一个“喜”字,天在一个“暖”字,美在一个“静”字,而人在一个“和”字。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人心向背,世人便深刻体会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民本思想。
  湖光和秋月“相和”,呈现出了如诗如画静美之景,人与人“相和”,呈现了如绢如水的详和之境。
  有语云“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在问题面前,人人各自责备自己就天清地宁,人人互相指责就天翻地覆。
  《菜根谭》一文中也有“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作者洪应明也道出了为人处世,处处让人一步是高明的做法,退一步也就是为以后的行动和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待人宽容一分是福,让人得到利益实际上是为自己得到利益树立根基。
  有道是“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在与人相处时,要以和为贵,切莫勾心斗角,这样才能给人带来快乐,为人处事时,要秉持一颗善良的心,才能给人带来喜悦,对待他人时,要真诚,才能获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学会反思自身的不足,学会宽容别人的过失,礼上谦让,事上谦和,用真诚善良的心去待人处事,就不会产生“忌妒,嗔恨,埋怨……”等负面情绪。
  “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是说,天地和谐才会降落雨水,夫妻和睦才会家境殷实。从这句谚语中,更不难读出“和”的可贵。
  秋晨,风起,我快步走在中隐澜湾小区院子里,疾速的步伐紧随铿锵有力的音乐旋律,在律动中,体验着身心平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此时的我,心如湖水平和如镜,既能听到细柳枝丫中穿梭的鸟鸣声,又能触摸到一丛丛红的粉的紫薇花的柔美。
  人啊,只有葆有一颗平和如镜的心,才可以反射出自身的瑕疵,只有身心平和,才能远听“及时雨”之喜,近赏紫薇花开之美;才能在转身的瞬间,将夏天的记忆谱写一段美好的时光,才能在回眸的瞬间,将秋天的故事谱写一首典雅的诗行。
  我在平和中,可以感受到随行者们“扶老携幼”的人性美,可以看到环卫工作者勤奋劳作的奉献美,可以听到童声笑语,可以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活美……在疾步行走中,一路走来,眼前的人与景无一不是感动自己的画面。
  当你在身心调和时,生活的美好就会倒映在如湖的心镜里,感恩之心便在此刻升腾。
  远处传来叮叮咚咚的建筑声,这声音不绝于耳,荡漾在清徐县城的上空,迎着朝阳此起彼伏,奏响了“政通人和”的盛歌。冰心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和,能创造所有;和,能造就一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