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醋都*文苑总第3866期 >2022-08-24编印

外公是个倔老头
刊发日期:2022-08-24 阅读次数: 作者:王新瑜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我的外公生前是一名离休干部,年近九十岁高龄时,依然精神矍铄,老当益壮。与他接触多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倔老头。也许天生如此,也许是几十年的工作生涯造就了这样一个倔犟的性格。
  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我3岁前生活在外婆家的快乐日子和在上幼儿园、小学后对外婆家的牵挂。周末时,我期待能回外婆家看望他们;假期时,我期待能在外婆家小住些日子;有机会时,我更期待能见到外婆家的每一个人。每当我们去外婆家时,一到门口那大黄狗总会摇着尾巴出来迎接我们。外婆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给了我很多关爱,在外婆家我受到了呵护,得到了温暖。无论我走到那里,外婆家都是我牵挂和思念的地方,因为在这里留住过我童年的记忆,同时也存放了我一份祝福的情感。
  每次去了外婆家,我都会第一时间在屋里屋外找到外婆家的每一个人,与他们见面问好。记的在很小的时候,我却唯独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外公,这个倔老头,因为他上班经常是早出晚归,见面也很少,也难得一见,更谈不上有空余时间逗我玩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外公是一个与“慈祥”二字不搭的人,平日里他总是一直板着个严肃的面孔。童年时代,我是常住外婆外公家的“大使”,全家人宠着我、惯着我,在当时生活还不宽裕的条件下,享受着“小皇帝”的生活。因我小时候十分淘气,常常会把家里的东西给弄坏,即便外公星期天休息在家,也从未凶我吓我,所以,我谈不上对他有害怕的心理,尽管如此我还是离外公远远的。听妈妈说,就是他们小的时候都不敢在他面前撒娇,那怕是家里孩子们在哭闹时,每当听到父亲回家的脚步声,马上都躲到一边,此刻家里变得鸦雀无声,悄然无息。然后是默默的观察、静静的等待,观察他今天的心情是好是坏,等待父亲今天回家后,能否亲切而又大声地叫一声她们的乳名,如果能叫她们,说明今天有“好吃的”或“好玩的”给她们享用。如果不叫她们,那今天就没“戏”了,孩子们也不敢随便说话了。这就是在那个年代孩子们童年时的真实写照和最纯朴的一点点期盼。
  说起外公的性格来,有他的独特之处。经过多年的观察和了解,外公也不是一直都板着个严肃面孔的,其实他只不过是在儿女面前比较严肃,而在朋友们面前还是比较豪爽、好客的,在和朋友交谈时,他经常是谈笑风生、幽默风趣。还有就是在工作之余和别人下象棋的时候也会高兴的笑出声来。从现象上看,外公好像是个不喜欢孩子,对孩子不和蔼、不慈祥,表现出一副冷漠的样子。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也有舐犊情深的一面,他不过是想在自己孩子面前,执意地维护做父亲的“尊严”罢了。在上世纪最困难的年代里,是外公一人上班,努力工作,省吃俭用把6个子女拉扯大,并且把他们都培养成人,这就是他对家人、对子女最大的担当。外公对孙辈们非常关心,也很关爱,在生活上、学习上哪个孩子有困难他都会给予帮助,每年过春节都要给孙辈们每人发个“不菲”的压岁钱。外公对我更是钟爱有加,经常会悄悄的给我买这买那,生怕让其他孩子看见似的。在上学期间,每当我考上好的成绩时,他总要给我一个小“红包”或一些学习用具。外公非常喜欢“男孩”,在他眼里,“男孩”在家里是很有地位的,切好我又是他孙辈里的第一个男孩子,因此给予了我好多的偏爱,这就不难看出外公重男轻女思想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外公脾气很倔犟,总是认死理,对每一件事情,他总是有着自己的判断,一旦认准的事情别人很难说服他。不过他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言一行都总是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讲党性、讲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时身为县食品公司书记的他,不管家里生活有多么困难,他总是公私分明,廉洁奉公,从来不为自己以权谋私。外公在1990年离休,国家规定离休干部医药费是全额报销的,就是享有这样的待遇,他平日里看病买药也非常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有一次他生病住院了在医院有人告他说:你老伴体弱多病,用你的名义给老伴开点药不就也可以报销了吗,但外公从来都不愿意占这个便宜,他认为公费医疗是国家给自己本人的待遇,家人是不能随便享用的。外婆多年治病的花销也不少,但外公总是自掏腰包。
  外公恪守原则,但思想却从不守旧。收音机、录像机、VCD等,什么流行就用什么,看着大家都用智能手机了,外公坚持也要用,买回来以后外公就经常拉着问我智能手机怎么操作,后来又买了电视盒子要我一步步教他,一些操作程序在我们年轻人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但对一个年近90岁高龄的老人来说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告诉他的操作程序,外公都要用纸一步一步的笔记下来,生怕自己忘了。然而下次我们回去的时候,外公又呵呵笑着说,你回来就好了,再帮我看看这个怎么用,即使觉得他再啰嗦,我还是会耐着性子慢慢地教他的,帮他再次的写下操作步骤。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会了更多的技能,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不仅他有拉二胡的“拿手戏”,还基本掌握了收音机、录像机、VCD的操作,学会了用手机打电话、拍照、看微信、发微信、网上购物等。一个耄耋老人能紧跟形势接受新事物,让我看到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细小的程序上都是这样认真对待,真让我们年轻人佩服不已。一直以来,我觉得可能我们之间的交流也仅此而已吧,直到有一次晚上我回村陪外公他们吃饭时,我们爷俩喝了不少的酒,外公又谈起现在他诸多看不惯的现象,那一次我喝多了,陪着他像朋友一样争论,聊了好多好多,我觉得这个老头其实也还是挺可爱的,可爱的像个孩子。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去外婆家看望两位老人,这已是多年形成的惯例,2019年12月7日,正好是星期六“双休日”,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前去常年居住农村的外婆家,见到了两位老人,与往常一样,一起聊天,一起吃饭。谁曾会想到,这次看望老人,却成了与外公的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次聊天和最后一顿吃饭。据保姆阿姨讲:就在这一天下午,我们离开外婆家后,外公就没有多说话,晚上也是按时休息的,深夜外公突然起床,说他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只是在客厅踱步,走累了外公就独自把折叠床铺放客厅然后睡上,大约到凌晨4点左右,保姆阿姨觉得有些不对劲,要给打电话叫子女们,外公却坚决不让阿姨打电话,说是深更半夜的打什么电话,等天亮了再说。结果这一等就等到了与世永别,2019年12月8日(农历11月13日)凌晨5时46分,外公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90岁。
  外公,你这个倔老头,在临终三个月前,中秋节后,我们一家人团聚时,外公还和全家人举酒碰杯,小喝二两,看上去外公总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我一直都觉得他还会活好久好久,然而意外却是说来就来,来了人就走了,走得那么突然,那么急促,匆忙的就像你平日里轻快的脚步。
  外公,你这个倔老头,身体感觉不舒服,为什么你却不让及时告诉我们,你这一“倔”不要紧,却是耽误最佳的抢救时间,你这一走了之,可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伤痛。
  外公,你这个倔老头,永别了!可留在我心里的,却是永远也挥不去的思念。在这里用泰戈尔的一句诗送给逝去的外公:“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在那边,一定照顾好自己。愿天堂没有忧愁、烦恼、病痛,一切安好。外公,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