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组织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的落地,人们对于胰岛素的关注上升到一定高度。我国当前在治疗糖尿病病人过程中应用胰岛素较多,但大量人群在使用胰岛素时也存在各种误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胰岛素的相关知识。
一、胰岛素的存放(一)未拆包的胰岛素保存方法
胰岛素的种类不同则有效期不同、保存要求也不同,因此保存胰岛素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胰岛素最为适宜的保存温度为2-8摄氏度。未拆包的胰岛素可以放于冰箱当中,但注意最好放置于靠近冰箱门的位置,可以在冰箱当中放入温度计,将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之间,防止胰岛素紧靠在冰箱内壁之上。这种环境可以保证胰岛素在2-3年内不会发生变质问题。胰岛素不得放于冰箱中的冷冻层,在温度过低时,胰岛素会由于蛋白质发生聚集而导致性质发生变化,出现一定数量的结晶体,从而失去了治疗效果。胰岛素如果出现冷冻结冰的现象,则不得继续使用。
遇到较高温度时,胰岛素会由于蛋白质性质发生变化,导致胰岛素中出现大量沉淀或丝状纤维。所以胰岛素在保存时不得受热、不得放于较强的阳光下,同时胰岛素的注射设备也不得放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防止强烈阳光直射,还需注意不得与电脑、电视、电饭锅等过于接近。
(二)使用中的胰岛素保存方法
胰岛素在启开包装后,可以放在室温(15-30℃)避光保存,使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4周。由于存放时间较长,所以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及时用完。处于使用过程中的胰岛素不需进行冷藏保存,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处于室温时不易分解,使用时更易摇匀,注射过程中不会出现不适反应。低温会加速胰岛素的沉积,使用中的胰岛素如果置入冰箱反而会让预混胰岛素更不容易混合均匀,如诺和灵30R等预混胰岛素由短效和中长效胰岛素混合配制而成,使用前需要摇动混匀,否则会影响其疗效。如果胰岛素的保存温度时高时低,则会导致胰岛素的功能明显下降,所以使用中的胰岛素并不需要特别存放。
(三)特殊情况下的胰岛素保存
第一,乘坐飞机时。如果糖尿病患者需要外出乘坐飞机,只需拥有医疗部门发放的胰岛素使用证明,则可携带胰岛素上机,胰岛素可以放入随身的包裹当中,但最好不要放于托运的行李当中,防止出现紧急情况时缺乏药品。再有,由于托运舱温度较低,也可能对胰岛素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第二,驾车外出。如果胰岛素处于较强的震动环境中,而且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则会引发胰岛素失去作用。所以不得将装有胰岛素的包裹放在车底板或脚下,应该携带在身上。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汽车停止后车内温度急剧上升,会引发胰岛素失去功效,所以下车时也需随身携带胰岛素。
二、使用胰岛素的错误认识
误区一:使用胰岛素会形成依赖
有的人认为,使用胰岛素会形成依赖,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将会离不开胰岛素,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胰岛素没有成瘾性,是否需要用胰岛素、什么时候停,关键取决于病情。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之所以需要,是因为糖友胰岛功能差,胰岛素分泌不足。这个时候,合理补充胰岛素会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风险,还有利于解除糖毒性,帮助自身胰岛功能的恢复。因此,胰岛素是体内唯一可以降血糖的物质,人类生存过程中离不开,长期使用也不会形成依赖。
误区二:病情危急的病人才适合使用胰岛素
病情严重的病人当然必须使用胰岛素,但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对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史长短、血糖控制好坏、胰岛细胞功能、合并疾病等多个因素综合评判。血糖高、病情重、并发症多和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固然有很好的效果。而对于一些新诊断的、血糖较高的2型糖友,也适合使用胰岛素治疗。对这些糖友来说,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更好更快地降低血糖、解除糖毒性,帮助胰岛功能恢复。有研究表明,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有效保护病人血管,而且可以防止病人发生各种并发症。
误区三:胰岛素一定要等到口服药无效才使用
大量糖尿病患者认为,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后再考虑使用胰岛素,这种想法存在较大错误。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以使您的血糖早期得到控制,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等到其它药物都不能控制血糖时再使用胰岛素,并发症则可能已经严重损害您的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炎症反应,及早、长期使用对身体有益无害。
由此可见,对胰岛素的种种疑问和担心其实都是没必要的。胰岛素存储、携带和使用都很便捷,而且疗效确切,不存在依赖,可谓当前临床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利器。糖友一定要认真、科学地使用胰岛素,让胰岛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切实地呵护我们的健康。
三、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