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有着教师与家长双重身份的人,我深知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具有不可逆转性,作为一个二胎妈妈,我慢慢地明白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无需仿效他人,只要从日常陪伴中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就是最好的。今天,我想就自己的体会和大家分享。
首先,家庭教育要先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出生后,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父母的影响也最大,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甚至成为孩子模仿、效仿的对象。
我一直坚信——孩子的启蒙期是最关键的。我们可以给予宝宝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兴趣、开发她的潜能……
在公交车上,我让孩子自己投币,每投一次币她都开心得不得了。刚到幼儿园门口,热情的老师们会跟我们打招呼,我鼓励孩子也同样热情地跟老师们打招呼,我还告诉孩子“谢谢”二字要常挂嘴边,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变成一种好的习惯。
其次,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小,对啥都感兴趣。这个时候,父母一定不要阻碍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在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鼓励他去尝试。多带孩子参加亲子类的活动,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们一定要耐心地给孩子解答,小孩子的记忆力特别好,说不定哪天会带给你惊喜。
记得小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带我们去外面吃饭,他拿着菜单看,孩子见了也要看,这时候他爸爸摸着孩子的头说:“爸爸拿的这是菜单,我们在外面吃饭要点自己喜欢吃的,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啊,还不能浪费!”孩子听完扬起小脑袋笑了,在爱人的帮助下,孩子第一次尝试自己点菜。这之后,他爸爸只要出去吃饭,总给孩子菜单让她自己点。刚开始不识字,不会点,孩子拿着菜单兴奋地乱点一通。不过,时间一长,她已经能够点出我们一家爱吃的菜。这虽然是个很小的事儿,但是锻炼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励着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
第三,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自己洗漱、穿衣服、叠被子、晾衣服、洗袜子、做家务、做眼保健操、阅读、睡前听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在幼儿园培养的好习惯。俗话说得好:小树不剪不直溜,自己的事情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做。一次做不好就做多次,总会做好的。千万不能让宠爱变成溺爱,切记严是爱,松是害,放纵之爱不是爱,会毁掉孩子终成害。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不要总是替他做任何事情。还要多鼓励孩子做一下家务活,走哪都不吃亏。
教育孩子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只希望在我的用心陪伴下,孩子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有一条洒满阳光的起跑线。而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也在与孩子一起欣赏沿途的风景,更收获着成长的喜悦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