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清源镇罗家庄村党总支坚决响应上级党委号召,闻令而动,形成干部包联“5684”工作机制(5类包联主体、6类服务对象、8大包联任务、4种角色定位),以干部包联机制助力基层治理工作。
建队决定“谁来干”
专项行动伊始,罗家庄村成立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迅速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传达《清徐县县、乡干部包联制度》,制定《罗家庄村干部包联工作制度》,组建罗家庄村干部包联工作队。明确乡镇领导、下乡队长、书记助理、村“两委”干部、普通党员5类包联主体,遵循“五个10”的包联原则,各类主体每人包联10户,突出发挥乡镇领导和下乡队长作用,与书记助理、村“两委”干部、普通党员协调共进开展工作,进一步推深做实“一线工作法”。
立制明确“服务谁”
明确6类服务对象,将全村390户1147人全部纳入包联体系,其中,信访户2人、低保户5人、老党员15人、老干部6人、五保户1人、普通群众1123人。建立“5类包联主体+6类服务对象”的包联工作台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
定责梳理“如何干”
明职责。由乡镇领导组织定期召开包联业务培训会,明确干部包联工作队各类成员在乡镇领导的统一指挥下承担罗家庄村基层治理中8大工作任务:重大事项决策(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党建工作(“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等);矛盾纠纷化解(排查信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生产(护林防火、防汛、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改厕);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困难帮扶(入户宣传、走访慰问);后备干部培养;党风廉政建设。
亮身份。村党总支公开干部及党员包联台账,公示包联网格架构图、包联干部名单和服务对象名单,为每名包联干部及党员印发走访日志。确定5类包联主体的4种角色,其中,乡镇领导作为包联干部工作队队长,领导和指导基层治理工作各方面,下乡队长协助乡镇领导完成上传下达任务,村书记助理协助并参与包联工作开展,村“两委”干部和普通党员具体参与实施基层治理各项工作。
定频率。将入户联系机制作为落实8大包联任务的重要抓手,区分定期常规入户和临时入户两种包联类型,村“两委”干部及普通党员每周至少常规入户1次,临时性任务则根据任务时间安排、任务量大小和工作紧迫程度相机决定入户频次, 每年切实帮助群众解决3-4个实际问题。
助力抗疫“成效显”
在近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罗家庄村将干部包联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到基层抗疫的生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抓基层治理和抓疫情防控的内生契合点。事实证明,该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经受住了大战大考的压力测试和集中检验,干部包联机制成为了罗家庄村快速高效开展抗疫工作的一把“利器”。在4次抗原及6次核酸检测工作中,包联主体“盯住各自户、管住各自人”,负责服务对象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的物资分发、人员检点、结果报送等任务;在防疫卡口的值班值守中,包联干部和党员尽职尽责参与24小时义务值守,并重点检视服务对象的行动轨迹,严格做到“外不进、里不出、内不动”;在入户封控工作中,包联干部“划好一片、管好一摊”,入户张贴封条,确保“足不出村、足不出户”;此外,5类包联主体还具体负责分发上级防疫物资、接受社会力量捐赠、组织统一采购等工作,定期向服务群体分发消杀物品、蔬菜、肉类、鸡蛋、水果,织密了一张严格的疫情防控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