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东于镇东梁村积极探索服务新途径,以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为班底,设立便民帮办代办点,采用“轮值坐班+电话服务+流动服务”模式,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
制度先行,当好便民服务“店小二”
东梁村将民政优抚、医疗社保、信访矛调、三农服务等近90项党务政务事务性便民事项进行规范梳理,形成代办清单;同时建立健全代办服务工作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规范,及时公开公布代办员职务职责、联系电话以及服务承诺,村“两委”干部轮值坐班,做好村干部值班坐班工作日志和意见收集。从材料复印打印到统一办理不动产证,从引导村民业务办理到帮助村民跟各部门对接、缴费,东梁村“一条龙”服务收获夸赞一片。“村民们有啥都能找我们,制定村干部轮值坐班制度以后,村民们办事方便了,班子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大大提高了。”东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李晓龙说。
网格助力,当好送情送暖“贴心人”
“李书记,我家里面快吃完了,咱们的人上山时给捎上一袋吧。”留守老人武汉成拨通了便民利民服务卡上的电话,不到半天时间,村里网格员便给其送去了一大袋面粉。
村里像他这样的留守老人不在少数,他们行动不便,下下山采买更不容易。针对这一情况,东梁村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立了红色代办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提供入户流动服务。村民们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便可实现“办事催单”,真正搭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随叫随到,当好应急处突“救火队”
“伙计们,紧急通知,武福海走丢了,大家马上去果子园,家里有手电的都带上,衣服多穿点,紧急结合!”晚上九点半,一条寻人紧急通知让东梁村的干部们迅速集结了起来,连夜召集便民应急服务队紧急进山寻人,最终在古交市城边的菜市场找到老人,经检查无大碍后将其送回家中。“为应对突发性事件发生,村里成立了便民应急服务队。只要村民需要,我们就一直在,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付出,我们村‘两委’班子一步步走进了村民心里。有事就找村干部,也逐渐成了东梁村村民的一个共识。”东梁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刘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