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醋都*文苑总第3822期 >2022-05-11编印

饮马河里学游泳
刊发日期:2022-05-11 阅读次数: 作者:张仲杰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1952年,我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就读。课余时间与同学们的闲逛中,发现了大北门街西头道巷的西边,有一条长长的河流,人们称作饮马河。饮马河旧时又称文漪湖,古时与后小河相通。明代有太原三卫驻军常饮马于此,故名饮马河。由北向南,越过了西二道巷和西三道巷的巷口,一直通向西边的西海子,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于是我们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去饮马河里学习游泳。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与同班的刘成荣、李诚、张文堂共四位同学一起来到饮马河边。岸边柳枝摇曳,枝头飞鸟鸣叫,一派太平盛世风光。河里已经有许多的小朋友在玩水游戏,欢叫嘻戏声直上云霄。有几位成年人,手持救身圈来到河边,三下两下脱去了衣服,便跳进了水里。救身圈从头部捋下,双手伸出圈外,便牢牢地套在身上。俯身向下,双手击水,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当时,太原市尚未有专业的游泳场所,来饮马河游泳的人就特别多,能身戴救身圈游泳的人,真令我们羡慕。
  我们将所带来的衣物放到岸边的一块石头上,便开始脱衣准备下水。刘成荣同学从小喜欢游泳,蛙泳的技术学得很规范,只见他迅速地走到距离岸边五米远处,水深已经挡在胸前,又只见他双手并拢置于胸前,双膝收回在腹下,当双手向前伸出时,双腿同时向左右蹬出,身体便向前推进了一大截。然后双手向左右划了一圈回到胸前,双腿向左右蹬出之后,双脚夹在一起,屈膝收腿又回到腹下,接着便又向前!向前!这样周而复始飞快地向前游去,不一会儿,成荣同学便游到河心,转眼之间,划了一圈,又回到我们身边,犹如一只青蛙在戏水,游动起来,特别美观。真令我们几个赞叹不绝。李诚同学,不甘落后,赶快下水紧随成荣身后。他们二人互相呼应,一会儿蛙泳,一会儿侧泳,得心应手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妙时光。
  张文堂同学尚不会游泳,不让我离开他的身边,在我的鼓励下,也痛快地脱衣下水。我是在家乡清徐县城的东湖里学会游泳的。我紧紧拉着张文堂同学的手,走到离岸边五米左右的水里,我双手抱膝低头,便沉到水下。当我双手伸展时,双腿便也伸了起来。这是当年清徐游泳名将王辅仁老师教的第一个动作。因为人在水下,凭借肺泡里的气体,便可以飘浮起来。我将这个道理给张文堂同学讲清之后,张文堂便勇敢地沉了下去,整个身体飘浮起来了。我又告诉张文堂同学,飘起来之后,就应该双手前举慢慢拍打水面,双脚就应该轻轻地上下点击水面。张文堂同学真是聪明伶俐,不一会儿便与我紧紧相随,飘浮在水面上。我又将双手划水和双脚蹬夹的动作讲给张文堂同学,这是蛙泳动作的要领所在。于是,我们便在水面上,不停地划水蹬夹。我又鼓励张文堂同学,这样习惯之后,利用飘浮的瞬间,将头猛地抬起来一下,借此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这样,我们也能慢慢地掌握呼吸要领了,真是精神焕发。随着我们动作的熟练,换气的时间,越来越长了,简直可以向远处游动了。就这样,我陪伴着张文堂同学,开始了自由的游泳。经过我们反复的练习,游动起来,简直和两只青蛙在水里来去一样。张文堂同学,一声声地向我发出了兴奋异常的呼喊:“学会了!”“学会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逢星期天,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自动地来到饮马河边游泳。我和刘成荣同学,不厌其烦地向大家教着蛙泳、自由泳、仰泳的动作,好多同学,都对游泳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一直坚持到我们毕业离开可爱的太原市国民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