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别于1997年9月与2021年4月,两次到济南及山东旅游,很自然地想起了初中课本里老舍先生的那篇美文《济南的春天》。少时熟读课文,引起了我对这座“潇洒似江南”泉城的美好印象。济南简称“济”,别称“泉城”,山东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全市下辖7区3县,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人口706万。济南北濒黄河,南依泰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著名的旅游城市。我们主要游览了济南三大名胜中的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因时间紧,未去)以及五龙潭、黑虎泉、泉城广场等。
济南自古称泉城,有72名泉,趵突泉名列众泉之首,是济南的象征与标志。趵突泉位于市中心,占地158亩。当你来到这里,首先看到的是碧绿清澈的一潭湖水,周围是石砌的台阶和栏杆。湖边的观澜亭金壁辉煌,“趵突泉”与“第一泉”石碑分立两侧。抬头是艳阳高照的天空,低头是清澈透明的泉水,四周是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再加上绿树环绕,使这里的风景更加秀丽宜人。特别神奇的是湖中的泉水,三窟鼎立,喷涌而出,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不断翻滚,昼夜不停,蔚为壮观。一池泉水生机勃勃,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光彩夺目。游人在此观泉花四溅,赏周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并纷纷拍照留念。导游讲:如果到了寒冷的冬天,由于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18℃左右,这时的趵突泉泛起白雾,景色朦胧,构成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所以人们说,游济南不看趵突泉,就不算来过济南。
趵突泉水清洌甘甜,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沿途饮用的是北京玉泉水。当品尝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用此水,并将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天下第二泉”在无锡市锡惠公园内“二泉映月”处)。趵突泉附近有座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2元一大碗,我也凑热闹去品尝,真好喝!今日的趵突泉,与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杜康泉等名泉构成了泉群,并以泉水为主建成公园。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泺源堂、娥英祠、来鹤桥、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址、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或气势恢弘,或古朴典雅,与其众多名泉、碑文石刻,承载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和名泉文化。
大明湖号称泉城明珠,位于济南旧城北部,是由城内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公园面积1290亩。此处“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大明湖两大独特之处。我们一行从公园西南门进入,大门为二层楼式建筑,红柱绿瓦,门楣的红底匾额上写着黄色的“大明湖”3个大字。公园内游人如织,到处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荷花是济南的市花,据说每年都在这里举办荷花展。我第一次去时,已是9月上旬,荷展已经过去,但这里的荷花长势还很旺盛,花繁叶茂,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林荫的右侧就是大明湖,只见水面波光粼粼,堤岸上一排排柳树,随风飘荡。大明湖水域辽阔,条件得天独厚,也是历年龙舟赛活动的好地方。几只游船在湖面上慢悠悠地滑过,不时溅起雪白的水花。
大明湖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纷沓之地。唐代诗人杜甫陶醉过的历下亭,隐在湖的中央,我们随着游船前往寻古凭吊。一踏上这湖中岛,我就迷上了它的典雅清幽。整个岛上修竹婆娑,垂柳环绕,亭台轩廊,错落有致。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这里的一砖一瓦,依然散发着唐风宋韵的古朴气息。杜甫留下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千百年来,成了济南的骄傲。湖上有很多石拱桥,一座连着一座。站在桥上,举目四望,远处绿荫深处露出一角飞檐,那一定是一座小亭子。小沧浪亭位于铁公祠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境界清幽,有古人诗词碑刻等墨宝多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对联,就镶嵌在这里。这副对联形象地概括了,古城济南柳绿荷香,湖山掩映的独特风貌,成为千古名句。站在北岸,大明湖的全景尽收眼底。景点还有稼轩祠、铁公祠、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览后,在《中国游记》中写道:“园林美丽,堪悦心目,山色湖光,应接不暇”。你在这里游览,看到既有假山瀑布,又有小桥流水。虽身处北方,恍惚来到江南水乡!
泉城广场是济南市的中心广场,地处山、泉、河、城的怀抱之中。它南濒千佛山,北依大明湖,西临趵突泉,东眺解放阁。广场东西长790米,南北宽280米,占地面积330亩。自1999年建成以来,泉城广场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外友人以及各地代表团,也是举办各类大型公益性活动和宣传活动的首选之地,已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省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一行42人,从广场主入口处进入。只见庄严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旗下“泉城广场”4个大字铭刻于入口标志之上,其背面刻有《泉城广场记》。广场名士林分设南北,林内广植乔木,草坪碧绿,生机盎然,两组名士亭建在林中,我们走累了,坐在下面休息。
蓝色的大型主体雕塑“泉”,高38米,重170吨,在广场主轴线上拔地而起。它取篆书“泉”字之神韵,三股形似清泉的造型辗转上升。地面铺设图案是72股涌泉及4组泉群,寄托了泉城人的无限乡思。主体雕塑以东设有联系地上、地下的下沉过渡空间,使广场层次富有变化。花岗岩石铺筑的《山东版图》,刻画出幅员辽阔的齐鲁大地。颐天园、童乐园环绕主体雕塑而建,垂柳成荫,鲜花盛开,是老人、儿童的休憩乐地。荷花雕塑与激光音乐喷泉,尽显风采。音乐声起,喷泉演绎出数百种水景变化,静动相映,缤纷夺目。浮雕《圣贤史迹图》位于长廊两端及柱杵处,表现了“舜耕历山”等14幅历史故事。长廊内部展列圆雕塑像,再现大舜、孔子等12位齐鲁历史名人的风采。广场北部依托护城河,形成可亲水近泉的步行地带,在这里,柳丝柔美,泉溪畅流,古城风情,宛若依旧。
已近傍晚,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泉城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