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疫情波动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我县境内群众纷纷依托片区、村落的组织管理,按下暂停键,闭关家中,默默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但也有这样的一些人,却开启了快进暴走模式,积极承担起疫情期间的管理、服务工作,让人们能够安心居家。西梁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建龙就是这些勇士中的一员。
马峪乡西梁泉村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全村727户,在籍人口近两千人。疫情爆发以来,往日便利的交通成为防控工作的不利条件,村民们多元化的从业、生活方式给管理、服务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村里不比城市,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居民文化程度不一,信息相对闭塞。是否能够配合上级党委、政府打好、打胜这场疫情战争,把控是关键。段建龙组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志愿者30多人迅速组成应急防疫队伍,封锁全部交通道路。同时开展宣传,逐个上门宣传、通报疫情情况。为了不造成恐慌氛围,保证安定正常的生活秩序。段建龙和队员们组织发放蔬菜等生活物资一万五千余斤分发到居民家中,对于驻村的二百多外来人员,段建龙一视同仁,不推诿、不放任,全部纳入疫情管理范围,与本村村民享受同样的生活待遇,统一管理服务。
近两千人的村子,男女老少、病弱妇孺,家家户户的情况都要摸清楚,有特殊情况的家庭要特殊关注。疫情虽然严重,但不能让群众生病没人管、锅灶空了没人理。
两千人的村子,所有的后勤补给、医疗保健都落到了段建龙和三十多名防疫队员身上,这些还不包括定时组织核酸检测,每天四次的全村消杀,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巡逻防护。为了方便管理控制,针对村里的具体情况,段建龙设置硬性隔离场所四处、软性隔离场所两处。
人多了,总有些思想不容易统一,七百多张封条挨门挨户的贴,就有人闹情绪。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段建龙俯下身子,耐心解释。人心都是肉长的,建龙平时为村里忙里忙外的辛苦放在那里,为人处世品行摆在那里,说几句也就安静了……
没日没夜的忙活,即便休息,用枕戈待旦来形容这睡眠也毫不为过。一天只能睡四五个钟头,手机不光设着铃声,还有震动,生怕错过了每一个重要信息……
四五天足不旋踵的工作,村子的防疫管控进入了常态化,各项管控制度稳定运转,居民情绪安定。比起一开始的手忙脚乱、疲于奔命,终于可以歇心些了。
疫情虽然还在继续,但段建龙们的忙碌给了村民们充足的底气和信心。
新闻稿快写完了,却不知道该起什么题目,我选了几个“抗疫先锋”“防疫勇士”之类的让段建龙斟酌,段建龙笑了起来,“咱哪能算什么‘先锋’‘勇士’,人家那些真正在最危险的地方拼搏的人才配得上这些称呼,咱就是俺们村的跑腿的,撑死算个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