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3809期 >2022-03-28编印

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坚持创新走绿色发展之路
刊发日期:2022-03-28 阅读次数: 作者:本通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我县307国道旁的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新能源叉车在厂区内来回穿梭。“如今,我们厂跑的全都是电力新能源车,我们一次性淘汰了15辆燃油叉车。”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环部部长梁兔民对记者说,只有让企业更低碳,才能谋得更大发展空间。
  以前公司的生产方式粗放,限产、停产是经常的事情。“过去生产的时候,连墙面、顶面、地面全都是黑的,更别提人了。”梁兔民笑呵呵地说,由于公司之前采用的是干法炭黑工艺,在收集和过滤过程粉末状干炭黑一乱飞,工厂就漆黑一片。自从公司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创新改革,厂区内就再也看不到黑烟了。
  近年来,随着我县“一厂一策”措施的落实,即使在炭黑这样一个典型的“黑”“粗”的行业里,也注入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科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炭黑生产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尾气与粉尘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首先将干法炭黑改成了湿法炭黑,使用该技术后彻底改善了粉尘问题,并将炭黑尾气用于发电,这样大幅度地降低了能耗。在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完全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操作。
  梁兔民告诉记者,过去生产1吨炭黑需2.3吨煤焦油,而现在只需要1.5吨,通过全过程环境监管,高耗能行业也实现了节能低碳发展。
  与往年不同的是,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尽管生产忙碌,厂里几个大烟囱上方却很“安静”,路过的人们再也看不到浓浓白烟奔涌而出的场景。在对尾气发电锅炉和干燥线进行脱硫、脱硝的基础上,2021年,山西三强新能源有限公司又完成了湿电除尘和“烟羽脱白”的提标改造,累计投资达到6000余万元。梁兔民向记者介绍:“‘烟羽’俗称大白烟,主要消除工业烟囱排放的白色烟气。自从实施了‘烟羽脱白’后,不仅没有了滚滚白烟的视觉观感,还利用烟气余热,提升了脱硫的效率。除此之外,烟气冷却过程产生的冷凝水,主要用于补充循环水,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从年产能8000吨到现在年产能30万吨,跻身全国炭黑生产企业五强,在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海君看来,关键是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牛海君说:“越是高端的客户,对企业环境治理的标准越是严苛。环保搞得好才能让客户资源更优质,全国十大轮胎企业便有8家是这里的客户。”
  谁改造谁受益,早改造早受益。我县企业通过执行“一厂一策”的举措,坚决反对“一刀切”,加快了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冲刺A级的目标。对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而言,环境绩效评级是成为企业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考量。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清徐分局局长马利军说:“我们会根据企业污染排放水平、治理工艺技术、清洁运输水平等,每年对企业进行污染物排放绩效评级。通过制定污染源排放清单,分级管控。目前,我县380家工业企业,全部做到‘一厂一策’,精细化管控。对环保‘优等生’,我们做到了少打扰或无事不扰;对‘差等生’,我们把他们列入清单进行重点监管。”
  改造后的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由原来100毫克/立方米降到了20毫克/立方米以下,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由原来200毫克/立方米降到30毫克/立方米以下,烟尘排放浓度由原来18毫克/立方米降到5毫克/立方米以下,远低于超低排放标准限值要求,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如今,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评定为A级和引领性企业、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全面超低完成了排放改造评估监测并备案公示的企业,可豁免错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