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清华苑二期大门西侧的墙根下,常常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手执斧锯凿等木工工具在那里劳作。他的巧思妙想,经过一段时间,就把一些不成器的树根变成一件艺术作品。
在一个座椅上,脚下有乌龟,腿部有象鼻,扶手有蜘蛛,靠背有龙凤,最后将各个细节打磨成型,他搬到五楼的居室,利用更充裕的时间精密雕琢。在这把精加工的座椅上,一个个动物栩栩如生。
这位勤劳精明、隐匿于民间的根雕艺术家属虎,今年是他的本命年,73岁,退休已13年。他是一位退休教师,东于村人,叫王虎发。曾是东于联校的总务主任,为学校的一切事务操劳数十年。退休后闲下来顿感空虚,歇不住的他四处游逛时,发现各处建设动工迁土,好多树根裸露在外。具有艺术禀赋的王老师观察树根深入细致,豁然开朗,想到采用这不需要投资的原料,因势相形搞根雕创作。他工作期间任总务主任时,就常常为学校修理桌椅板凳,备有木匠工具,如今这正好派上了用场,还缺少些精细工具,他就再置备齐全。
他的根雕生涯已有十几年了,作品也不知几何,多数已赠送亲戚朋友。我为他所剩的摆设在家中的作品拍了照,供读者品赏。
一件最大的根雕木桌,在四条腿上或孔雀开屏,或凤凰展翅,或狮舞绣球,或龙腾彩霞,那平展的桌面大约也有一米见方。在一座大约一米高的座椅上,又因势相形,雕有十二生肖。有灵敏狡捷的神鼠,憨厚朴实的耕牛,凶猛跳跃的斑虎,灵活雀跃的脱兔……
那是王老师多少心血绘就,那是王老师几何匠艺凝结?
刀刻斧凿,一不小心滑到手上,鲜血如注,包扎好再干。有的指甲脱落了,不灰心,皮肤受伤了,小事一桩,根本不当一回事。
艺术,这就是艺术诱人的魅力。
王老师,一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践行者,还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者。
在我们清华苑二期东边背静的地方,有一片荒地,还有水源。他发现后,开辟出荒地,种下蔬菜玉米,辛勤耕耘管理,就能吃到时令的鲜菜。秋天的大白菜吃不完,他还挖了菜窖贮藏起来,一直能吃到第二年春天。他种的这些新鲜蔬菜,也常常变成亲朋好友餐桌上的美味。
勤能补拙,动能延寿。王老师七十有三,无病无灾,安详自在,与妻子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祝愿勤劳节俭、热爱根雕艺术的王老师健康长寿,艺苑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