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组成第三共产国际
1919年3月4日,一个以推动世界革命为目的的国际共产主义组织在莫斯科建立。
第三国际或共产国际将在苏联的对外政策中起主要作用。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认为,俄国政权的稳定取决于欧洲其他国家掀起的革命进而在全欧洲建立起友好的政权。
列宁认为,虽然欧洲人民准备革命,但是第二国际或社会党国际的胆小懦弱扯了他们的后腿。这个较老团体的成员被民族主义分子所吞没,因而完全丧失了它在大战爆发时所具有的团结一致性。
第一国际是由卡尔-马克思于1864年在伦敦建立的,宗旨是协调世界各地的工人阶级运动。它于1876年解散。
第三国际第一次会议有35名选举代表,代表19个团体。由于战争妨碍代表出席会议,只有5人来自俄国境外。
香港英军制造“沙田惨案”
1922年3月1日,香港邮电、银行、造船等行业工人联合举行总同盟罢工,人数达10万人以上。这是1月份以来香港海员为反抗英国资本家压迫和剥削举行罢工以来的最高潮。罢工斗争使香港的航运全部瘫痪,市内交通中断,生产停顿。3月4日,罢工工人步行途径沙田村时,遭英军警开枪袭击,打死6人,伤数百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沙田惨案”。
毛泽东担任红军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
1935年3月4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为遵义战役特设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同志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同志为前敌政治委员。
井冈山会师后,朱德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红军”威名远扬。但是,后来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排挤,被迫离开这一岗位。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如今,毛泽东担任红一军前敌政治委员。此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方针指挥下,犹如拨云见日,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开幕
1951年3月4日至10日,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务主办的首届亚洲运动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参赛的有阿富汗、缅甸、锡兰(现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伊朗、日本、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等11个国家,运动员489名(其中女选手31名)。
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举重、自行车、篮球和足球,共59枚金牌。
在这次比赛中,日本夺得26枚,印度15枚,伊朗8枚,菲律宾5枚,新加坡5枚。
开幕式前夕,中国体育观光团应印度体育协会的邀请参观了亚运会,没有派运动员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