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并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本《医师法》共七章67条。
立法意义
近来暴力伤医事件引起关注,在保障医师权利方面,医师法草案专设一章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草案二次审议稿还拟作以下修改:一是,在总则中明确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二是,明确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阻碍医师依法执业,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三是,明确禁止通过侮辱、诽谤、威胁、殴打等方式,侵犯医师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为保护医师的合法权益,规范医师执业行为,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医师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规定每年8月19日为中国医师节,明确表示:医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医师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打击涉及医生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以侮辱、诽谤、威胁、威胁等方式侵犯医生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和自由,对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学生和医学毕业生的相关临床行为作出了新规定,明确了他们应在执业医师的监督指导下参与临床活动。
《医师法》不仅包含取消中专学历考取医师资格规定、医师多点执业、终身禁业、诊疗自主权、医师合法权益保障、紧急救助行为,住院医师规培和专科医师培训等十大亮点,而且还提到,执业助理医师可以在边远或条件艰苦的县级医院执业,而过去只允许在乡镇卫生院里独立执业,总体上新东西比较多。
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规定,《医师法》继续沿用了《执业医师法》有关内容,如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医师必须经注册后,才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
对未来中国医生执业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医师法》是一部关于保障医师合法权益的法律。
对于医生来讲,当医师法正式实施之后,医生的权益将会进一步得到保障,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保护医生权益的具体法则。
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权益同样可以变相获得保护,因为医师法会进一步规范医生的执业行为,同时也会进一步完善医护工作人员的医疗救助流程,这也会变相提高医护人员的救治能力,普通患者也会收益。
2021年10月23日,2021上海医交会(第四届全国医交会)在上海召开,会上,知名医改专家徐毓才为来自全国千余名参会嘉宾解读了医师法时代的医生多点执业政策,他表示:虽然法律框架已经建好,但执业地点、多机构执业、自由执业和自由职业,未来仍需进一步去探索和努力。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