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将围绕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打响打赢乡村振兴提速战,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着力保障群众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农民收入增长8.5%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长7%左右,一产固投增长10%,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作战目标
为打好“乡村振兴提速战”,我县将分14个战区,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战区司令,按照“示范有亮点,整治成规模”的思路,三年全部完成139个村工作任务。其中,2022年重点建设44个村,8个示范标杆型美丽宜居示范村,8个优化提质型美丽宜居示范村,28个整治提升型美丽宜居示范村。
作战模式
全面开展“一编一改三治五化”。“一编”,即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一改”即改造农村卫生厕所;“三治”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废弃物;“五化”即有条件的村庄开展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提升村容村貌,补齐生产生活生态短板。
集中开展“四完善一推进”。“四完善”,即完善农村供水保障、完善农村电力和通讯网络系统、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一推进”即农村清洁取暖改造,打造优化提质型美丽宜居示范村。
重点开展“三提升一发展”。“三提升”即提升农房建设水平、提升农房特色风貌、提升村庄特色景观,“一发展”即发展乡村特优产业,打造集“精品农房、精致环境、精彩文化、精心产业”于一体的美丽宜居示范村,推动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与乡村经济发展互动融合。
普遍开展“村企共建”模式。大力开展“百企兴百村”活动,选择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与村结对帮扶,通过村企共建、以工补农,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宅基地改革、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方面共建共享。村“两委”发挥组织优势,整合村集体资源等要素,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条件下,引导群众将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或委托流转,将集体所有的林地、耕地等资源,采取兴办实体经济集中经营或规范发包、流转、入股其他市场经济实体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作战任务第一大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年内完成26个行政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到2024年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年内完成11009座改厕任务数。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优先治理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城乡接合部、旅游风景区、重点河流沿岸等七类区域村庄生活污水。推进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推进畜禽生态化、规模化养殖。开展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提升村容村貌。
第二大类: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完善农村供水保障系统。加强水源工程建设管理,巩固提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条件。完善农村电力、通讯网络服务。完善公共交通服务。2022年完成“四好农村路”10公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2022年通过邻村覆盖、巡回医疗等方式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率达到90%以上。2022年实现清洁取暖“清零”。
第三大类:农村特色风貌和农业“特”
“优”产业
提升农房建设水平,2022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隐患。提升农房特色风貌,遵循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要求,实现农村建房“新房、新村、新貌”。提升村庄特色景观,开展“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微庭院”改造,同步推进庭院经济与环境治理。发展乡村特优产业。优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担当农业全产业链“链主”,打通产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清徐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县,创建的基本思路是“三链同步,十区示范”。“三链同步”即食醋、葡萄、蔬菜三大产业链。“十区示范”即十万亩“特”“优”高粱种植示范区,万吨杂粮加工示范区,百万吨醋产业示范区,电商物流数字示范区,醋都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葡萄标准化种植示范区,葡萄文旅融合示范区,“园区+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区,“轮作+套种”高效农业示范区,“加工+平台”链条农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