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清风*徐来总第3773期 >2021-12-27编印

天空的美云知道
刊发日期:2021-12-27 阅读次数: 作者:杨晓霖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云,我们也叫云彩,一团团,一朵朵,一片片,有时洁白无瑕,有时乌黑浓密,有时沉沉地压在头顶,有时悠悠地飘在远方,带着电,藏着雨,寄托着游子的思念,装点着天空的美丽,来去不定,变幻莫测……
  因为云,日出有了不一样的美
  小时候学课文《火烧云》,说一会儿是这颜色,一会儿是那颜色,一会儿像这个,一会儿又像那个,颜色之多,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文章写得真美,以至于人到中年还记得,火烧云也确实美,不过说来惭愧,记忆里竟没有年轻时候见到火烧云的印象,直到2009年夏天。那是我在北京的某个清晨,一觉醒来,竟然无意识地去掀窗帘,说实话,平时没有这个习惯,而且那时还属于“愣头青”,不像现在这么“贼”——在哪都乱走乱看乱打听——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天会有那个动作。窗帘掀起的一刹那,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漫天的云霞仿若撕裂了的绸缎,千条万缕,肆意漫延,深红、赤红、橙红、金黄、淡黄,许多种颜色糅杂在一起,炽烈而刺目,似乎下一秒整个天空就被引着了。我愣了几秒钟,才想起用相机记录下来,十几年过去了,只要一想到日出,当时的情形便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就算没有照片,记忆也不会褪色,那是我讫今为止见过的最美丽、最震撼人心的火烧云。
  2007年冬天,我在昆明东川红土地看日出,起初周遭一片静谧,大地是深灰色的,其它的事物也不见一点颜色,天空似一张紫黑色的大网,罩住了山川田野、乡村阡陌,只在天边留出一条狭长的细缝,泄出一线天光。天光下是黑黢黢的山峦的剪影,不知这山峦平日里是什么模样,那当儿却只能见它平齐的山头和无边无际的山腰,将山那边的世界遮挡在视线之外。山头上聚拢着长长的带状云雾,最初是黑沉沉的,随着太阳慢慢升起,云渐渐地发了灰,而且蓬松了起来,继而一点一点被染红,又被染黄,直至变白,变得轻飘飘。整个日出的过程,也就是欣赏云带变化的过程,云之美,也即日出之美。
  起初,天光下是黑黢黢的山峦的剪影和山头上聚拢的长长的乌浓的带状云雾,仿佛一条无限伸展的黑色哈达。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山峦在橘红色霞光的映衬下显现出模糊的身形,云发了灰,蓬松得像动物的尾巴。
  太阳终于露头了,云带最先被照亮,像贵妇人雍容的镶了金边的貉子毛衣领。
  很快,太阳完全升起来了,云雾缭绕,如同金色的波涛在天边翻滚。
  天亮了,远远近近的山峦在云雾的笼罩下,如覆盖着轻纱般飘渺。
  变幻不定的云,令自驾充满神秘感
  2016年夏天,自驾去河北保定白石山,登临佛光顶的时候,突然乌云密布,雨衣都来不及穿好,豆大的雨点就落下来了,好在下了一会儿不下了,太阳出来了,又变成清冽冽的天。可是一会儿阴云又来,雨又下,然后又停。
  在某个时刻,阴云会猛不防罩住山头,仿佛是什么妖魔施了妖法,眼见的天就黑下来了。
  紧接着,乌云遮盖了所有的景物,每个人都置身于乌云里,眼前灰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同样令人猝不及防的是雨突然就下起来了,然后又毫无征兆地停了,景物瞬间明朗起来。
  几秒钟后,一团一团的云雾从谷底升起来。
  云雾不断渲染,山上白茫茫一片,瞬间又什么也看不清了。
  两三分钟后,云开日出,周围的一切在阳光下格外明亮、灿烂。
  这个过程,我们一天经历了五、六次,起先还穿雨衣,穿了脱,脱了穿,后来习惯了,雨衣也不穿了,我们就在云里雾里雨里游玩,当乌云裹挟着雨突然而至的时候,我们都不当那是恶劣天气,就当那是峰回路转突然出现的别样景致。
  2017年自驾张北草原,那是我期待了很久的旅程。实践证明,草原天路的确美,它犹如盘踞于群山峻岭之巅的一条蛟龙,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绵延百余公里。天路沿线,风车林立,桨叶劲旋,各色花朵点缀在草原上,五彩缤纷,随风摇曳,带给我最多欣喜的是飘浮不定的云,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是美景,也是心灵的慰藉,一路伴随我们通往最美的天边。
  再说一段旅程,那是2018年在呼伦贝尔,草原真大,天空真蓝,云就在草原和蓝天之间不停地变幻,叫人猜不透下一秒它会是什么样子。有时候它像皑皑雪山,有时候它像翻滚的波涛,有时候它如烟似雾,有时候它又像一团一团的棉花。
  有那么一阵子,太阳周围的云是彩色的,我把它叫做“彩虹云”,不知道那是通过怎么折射形成的,挺稀奇的。
  航迹云:蓝天上的画笔
  小时候,偶有飞机飞过,“嗡嗡”作响,身后拖着长长的白烟,我们的父辈管这种白烟叫“飞机道”,我们也跟着这样叫,想想也对,火车走过的路叫火车道,飞机飞过的路可不叫飞机道嘛。长大后才知道,我们所谓的“飞机道”其实应该叫“航迹云”,是飞机排出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
  前年跟团在莫斯科旅行,乘车路过乌克兰酒店时,天空中有好几条航迹云,或许是因为乌克兰酒店太高了,感觉酒店的塔尖已经触着了航迹云。
  今年夏天我用了两个月时间拍月亮,天气晴朗的日子,常常能见着航迹云,它们像一把把笔直的利剑,划破天空。
  通常见到的航迹云都比较短,停留时间也不长,飞机飞过一会儿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但是有时候航迹云很长,停留时间也长,估计跟空气质量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有天早上,我在家里阳台上,观看了一幕“飞机画格子”,那天飞机来来去去特别频繁,航迹云又特别长,前边飞机留下的航迹云还没消散,后边的飞机又留下,几横几纵同时留在空中,形成了整齐的网格。
  除了飞机,其它飞行器从高空飞过时,也有可能形成航迹云,比如火箭发射,据说那种航迹云样子很奇特,遗憾的是我至今没见过。前不久老公拍到一条腾空而起的“龙”,不知道是不是航迹云。
  冲上云霄,换个角度看云
  还来说飞机,小时候飞机飞过时,小朋友们便会冲着天上喊:“飞机飞机下来吧,把我带到太原、北京、上海……吧。”在我们儿时的脑袋里,飞机是个神奇物件,它可以带我们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比如姥姥家,比如月亮上。当然,时至今日,飞机已不是什么神奇物件,乘飞机也不再是什么梦想,但是我还是渴望飞上万米高空,换个角度看山川田野、江河湖泊、城市乡村,不过看的最多的还是云。
  有时候云层特别平,像平静的水面,没有一点波纹,又特别白,冰清玉洁,晶莹剔透,与蓝天形成明显的界线。
  有时候云层很不平静,翻江倒海似的,激起层层浪花。
  有时候云是一条一条、一垄一垄的,仿佛有机器耕作过,我把它叫做“云垄”。
  有时候云是一朵一朵的,像盛开的大白花。
  有时候云是一整块的,漫无际涯,像铺在天地间的一床大棉絮。
  飞机上看云,视角更大,画面更美,同时又有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自然是地面上看云所不能比的。
  千姿百态的云,就在你抬头仰望天空的地方
  自驾也好,乘飞机、火车也好,跋山也好,涉水也好,旅程毕竟是短暂的,旅程中的景物、见闻也是有限的,更多的时日我们生活在家里,工作学习,吃饭睡觉,日子平静得泛不起任何涟漪。不过,就算再平静的日子,只要留意,风景还是有的,而且千姿百态、千奇百怪。不信,你看。
  今年夏天拍月亮,经常傍晚守候在东湖或汾河边,见到了不少火烧云,都美,又各是各的美。美中不足的是存在的时间太短,往往十几分钟就过去了,有几次我在家里看见外面火红一片,赶忙拿起相机往出走,紧赶慢赶,出去就天黑了。
  有一次跟一位同学聊天。同学说最近两年空气质量好了。我说没发现。她说你留意一下,蓝天白云就是多了。后来我真的留意了,蓝天白云果真多了,随手一拍,便是赏心悦目的美景。
  乌云有时也是一种景,尽管它会带来雨,会毫不留情地淋湿所有东西。有一次傍晚我又在东湖边守候月亮,忽见乌云由东向西黑沉沉地压了下来,压得特别低,而且越来越低,好像若不是有楼顶撑着,它能压到地面来。湖边散步的人们匆忙往家跑,我做好被雨淋的准备又多待了一会儿,那时候,云压到了最低,我看见云底有好多个凸起,像一个一个肉瘤,真是长见识了。
  有些时候,天空会出现奇奇怪怪的云,像牛羊的乳,像史前无脊椎动物,像搓衣板,像不明飞行物……
  更多的时候,云并不像什么,也没有好看的颜色,只是单纯的白色,但就是看着舒坦,令人心旷神怡,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
  从科学的角度讲,云是有严格的分类的,什么积云、层云、卷云、积雨云,我完全分不清,对于我,云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景,而“看云”是一件惬意而浪漫的事,所以,我,你,我们大家,别总忙着埋头赶路,得空抬头看看云吧,天空的美,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