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3771期 >2021-12-22编印

清徐税务:打造服务重点项目“清徐样板”
刊发日期:2021-12-22 阅读次数: 作者:桑莉媛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深入挖掘园区内部和园区间的产业共生潜力,充分释放园区产业联动循环、基础设施集约集成的效应,努力打造低碳零碳负碳标杆示范园区。
  从2018年项目获批建设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清徐县税务局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园区内项目企业为中心,以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为突破口,创新实施“四快”方针,探索建立“签约期政策投递快——开工期流程办结快——基建期红利兑现快——投产期效应显现快”的全流程服务闭环,奋力打造服务重点项目“清徐样板”。
  签约期完善政策直供制度
  专业服务“快”递
  项目签约时,清徐县税务局提前谋划、主动上门,精准分析可能的涉税事项与相关的优惠政策,坚决当好“税务管家”。
  第一时间梳理归集,打造“新政速递”税费宣传品牌,根据重点项目产业类型、管理特点和经营情况,分类实施“一企一策、一事一包”等定制服务;第一时间筛选比对,摸清项目底数,开展“台账式”管理,做到项目与政策、企业与政策相互匹配、一一对应;第一时间宣传辅导,组建业务专家团队,建立“零距离服务”税企沟通群,全流程线下辅导与全天候线上答疑相结合,精准投递“投产达效”政策大礼包,量身定制涉税实务干货交流分享,确保签约企业明晰涉税业务、知晓政策支持;第一时间强化联动,于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出台后立即汇报、主动沟通,争取到县委县政府和财政、人行等部门的强力支持,为重点项目加速退税提供了后盾支撑。
  开工期构建流程直通机制
  精准服务“快”办
  项目开工时,企业已存在较大数额的进项税额,考虑到项目开工建设过程中紧迫的资金需求,县局就增量留抵退税政策的快速落地提前作为、规范流程,持续深化纵横整合。
  横向协同,后台支持向前延伸。厘清政策要求、摸清项目底数后,县局立即强化部门联动,就不动产待抵扣进项税额转入和进项税额转出、如何参与进项构成比例计算等退税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统一了退税计算口径,研究形成了“预审受理、专业办理、内部流转、高效办结”的工作流程。纵向打通,沟通途径向上拓展。县局召开税企座谈会,建立“分局(所)——县局——市局”三级联动机制,鼓励企业有需求就找分局(所)管理员、有问题就找县局班子联络员、有难事可随时找市局联系领导,打破隐形的层级壁垒,让“办不成事”有人管、能办成。2019年10月,在满足政策规定条件的第一个退税期,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为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办理留抵退税3800余万元。
  基建期畅通需求直送通道
  个性服务“快”抵
  园区内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退税审核时因存在未办结事项导致退税受阻,为确保退税“快”办,项目联络员积极协调市稽查局三分局加快处理,收入核算股及时与国库完成数据对接。最终,1.57亿元的退税款如期打进企业账户,资金“活水”顺利回流企业。
  项目基建期,随着生产设备的陆续引入,进项税额产生较大,县局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进一步提速退税流程,疏通退税难点。
  集中业务骨干、项目管理员与班子联络员组建“税务驿站”,纳税人端只需发起退税申请,相关审核审批流程内部流转办结,变“最多跑一次”为“一次都不用跑”。
  同时,对因退税而涉及到的会计核算科目处理、次月申报表相关栏次填列、当期附加税费计税依据扣减等财税事项提供“跟踪式”辅导,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投产期拓展税惠直享平台
  深度服务“快”享
  目前,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园区项目已相继投产,政策红利在助力企业发展后,正逐渐展现出对税收收入的正向作用。
  从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出台至今,县局已累计为园区内3户企业办理留抵退税6.27亿元,所退税款极大地缓解了企业建链延链过程中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2020年底园区三大焦化企业旧焦炉全部关停取缔,2021年园区新能源、新材料项目相继上马,从开工到投产不到一年的时间,累计实现税收4.06亿元,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峰值导致的税收缺口期已平稳渡过。
  据介绍,下一步,该局将充分释放“绿色税制”减税负、治排污的双重“利好”,充分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强创新、提活力的激励效应,科学分析、深挖潜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