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异录》
《周礼·天官·膳夫》说,周天子在用膳时要求“珍用八物”。后来,八珍成为稀有、珍贵烹饪原料的代名词。唐代把领军出征的统帅叫做“行军总管”,人们把酱视为珍稀烹饪原料的主宰,又把醋看作是各种烹饪食物的“总管”,可见唐和五代以来对酱醋重视的程度。为了保证君主祭祀和筵席的需要,唐代的光禄寺设立“掌醢署”机构,特地安排酱匠23人和醋匠12人,专门主持酿造酱醋。这一切都为酱醋的进一步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玉食批》
《玉食批》,古代美食类著述,宋代署名司膳内人撰。司膳系古代宫内女厨之泛称。此书正文首称:“偶于败箧中得上每日赐太子玉食批数纸,司膳内人所也。”抄录者隐名而题“司膳内人”当为宫内人所为。上,指皇帝。玉食,即美羞。批,即批示。此书一卷,所列美食名目近30种,皆极珍贵,足见帝王饮馔之奢侈。玉食包括酒醋白腰子,三鲜笋炒鹌子、土步辣羹、海盐蛇鲊、蝤蛑签、麂膊、酒炊淮白鱼之类。但所取料,皆极珍贵,如羊头签止取两翼,土步鱼止取两腮,以蝤蛑为签,为馄饨为枨瓮,止取两螯,余悉弃之。故抄录者在正文续中甚有感叹地说:“呜呼!受天下之奉,必先天下之忧,不然素餐有愧,不特是贵家之暴殄。”又称:“谓非贵人食有取之,则曰若辈真狗子也。噫!其可一日不知菜味哉!”书后附记宋高宗幸清河王张俊家供进御筵的食单,所列食物亦极珍奇丰盛。据此推算,此书约成于南宋高宗时(1127—1162),全文约550字,因属菜单性质,故仅具饮馔品名,不述烹饪方法。
《食俗》
《食俗》,论饮食文。宋朱彧撰。朱彧作有《可谈》,论各地习俗谓:琼管夷人食动物,凡蝇蚋、草虫、蚯蚓,捕后入截竹中,炊熟后破竹而食。广州蕃坊献食,多用糖蜜脑麝,一种名谓鱼俎的食品,虽甘香而腥臭。北方异域,食乳粥,但沃以生油。大率南食多咸,北食多酸,田边及村落人食甘。中州及城市人食淡。五味中,唯苦味不可食。“北食多酸”的“酸”,即醋也。因为北方气候干燥,水呈碱性,加之人们多吃面食等原因,所以北食多酸。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是一本古代家庭日用手册。元代佚名撰。全书内容分为十集。其中第七集为饮食集,第六集为蔬食、藏腌集,介绍以汉族为主的兼有回族、女真族的菜点烹饪法,第七集中所述菜点,包括烧肉品、煮肉品、肉灌肠红丝品、肉下饭品和女真食品、干面食品、从食品(即点心)、煎酥乳酪品、造诸粉品等10类,附以庖厨杂用(如调料、香料)。第六集内述蔬食、肉食、腌藏肉品、腌藏鱼品、造鲊品等。每品实际上为一小类。如“肉下酒”品,即下酒用肉类食品,包括菜肴有生肺、酥油肺、琉璃肺、水晶肺、脍醋、肝性生、聚八仙、假炒鳝、水晶冷淘鲙、曹家生红等10种菜肴。每种菜下记有烹制方法。该书还专门介绍了十种制醋方法和一种收藏醋的方法。在十种制醋方法中介绍了两种固态法酿醋工艺,一种是造糟醋法,另一种是造糠醋法,从原料、比例、器皿,到气候、温度、工序均介绍得清清楚楚。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是古代饮馔类名著之一,元代饮膳太医宫书,忽恩慧撰。忽恩慧又作和斯辉、忽斯慧,蒙古族人。元代名医。其于延祐间(1314—1320)任饮膳太医时,与赵国公臣普兰奚将历朝亲待进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臣方术与日用蔬菜瓜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此书,凡三卷。天历三年(1330)以汉字刊行。书前有普兰奚进书表,虞集奉敕序。明景泰间重刻于内府。通行本为《国学基本丛书》本。此本书后附张元济跋。书中原杂有较多的蒙语音译汉字。各卷内容依次为:卷一记养生、妊娠、乳母、饮酒诸忌等类,以下标目“聚珍异馔”,分述汤、粉、羹、面、粥、馒头、烧饼等食品,以及用蒸、炒、滑、炙、攒、盐、熬诸法制成的菜肴,计94种;每种食品均说明其食疗作用、原料调味品和烹调要领。94种菜肴中,除去鲤鱼汤、炒鹌鹑等20种珍馔外,其余70多种均系用羊肉及内脏加工制作而成,故此书实际上是以羊为主料的蒙古族王室食谱。卷二分诸般汤煎、诸水、神仙服饵、四时所宜、五味偏走、食疗诸病、食物利害等类内容,并具体阐述用于食疗的加药饮料与食品的配料与制法。卷三分为米谷品和以粮食制成的调味品等类,具体包括:米谷品43种,调味品如曲、醋、酱、酒等7种,兽品31种,禽品17种,鱼品2种,果品39种,干鲜蔬菜46种,料物28种,合计203种,并对各种食品的性味与作用,一一加以说明。书中附有饮馔图,为古代烹饪文献中罕见者。是研究元代烹饪史、饮食文化的主要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既是古代药物学名著,又是一部研究饮食文化的重要文献。明代李时珍(1518—1593)撰。全书52卷。万历六年(1578)成书。后由其子建元献于朝廷。书中共收各类药物1932种。其中相当部分内容述及食品、食养、食疗及烹饪方法。如在卷一卷二序例部分,有对药物与饮食关系的论述,如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服药食忌,饮食禁忌等。在谈到醋时,李时珍运用辩证论的观点,既肯定了醋能“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能措置食毒”的功用,又指出了“多食损筋骨,亦损胃”、“伤脾、肉皱而唇揭”的弊端,还谈到了“服获苓、丹参人不可食醋”的药理,等等。卷三卷四主治部分,以病为纲,下列治病各药名,药名下简注作用与制法,亦每每与饮食有关。如治风寒风湿病,可用大豆煮食,以治湿痹膝痛。又如鳝鱼作羹,取汗,有逐十二风邪湿气作用。再如:藕应与盐水共食,则不损口,同油炸米果食,则无渣,煮忌铁器。蒸食,甚补五脏,实下焦。同蜜食,令人腹脏肥,不生诸虫,亦可休粮。而捣浸澄粉服食,可以轻身延年。故此书也是研究饮食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居家必备》
《居家必备》古代饮馔类书。明代高濂编著。此书内容包括醞造谱、法制谱、茶谱、煎茶七类和馔客约等5篇。前2篇系高濂撰,后三篇分别为顾元庆、徐渭和王道煨撰。醞造谱内,分别记载酿造桃源酒、香雪酒、碧香酒、建昌红酒、五香烧酒、山芋酒、葡萄酒、黄精酒、白术酒、地黄酒、菖蒲酒、羊羔酒、天门冬酒、松花酒、菊花酒、五加皮酒等16种家庭酿酒方法及用料数量等。后附曲类,他认为“造酒美恶,全在曲精水洁”。这是酿酒的关键,也是酿醋的关键。遂列白曲、内府秘传曲、莲花曲、金茎露曲、红白酒药、东阳酒曲和蓼曲等数种曲方。法制谱实则是甜食制品,如法制半夏、桔皮、杏仁、酥杏仁等食品,后述香茶饼子、芽茶、透顶香凡等饮料的制法;再述山楂膏、香橙饼、莲子缠、炒榧子、炒瓜子等干鲜果品的加工制法。除此之外,法制谱内还记述脯品、甜食品、粉面品、粥糜品和汤品五类食品。脯鲊品内记述荤食,如蟹生、炙鱼、炉焙鸡、糟猪头肉、蛏鲊等,最后分别叙述治食方法。甜食品内,先述糖卤法,然后分述炒面、松子饼、松糕、高丽栗糕诸品的制法。粉制品内,先述制粉的方法和要领,尔后分别记有加工藕粉、鸡头粉、栗子、山药、百合、莲子等各种粉的制法。粥糜品分述黄实、竹叶、甘蔗、牛奶、百合诸粥的制法。汤品内分别记述制作各类汤、羹食品的制法。如制青脆梅汤、梅苏汤、须问汤、凤髓汤等,并述有各汤功用、效果等。每种食品均记载加工方法或要点,以及所需的盐、醋、葱、蒜等原料,多则80余字,少者仅20余字。文字流畅、生动。
作者是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醋文化研究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