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东于镇坚持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努力将联络站建成凝心聚力的“连心桥”、化解矛盾的“解压阀”、社情民意的“贴心网”。
一是在高标准建设上求突破。东于镇代表联络站紧扣实际规划选址,合理安排、统筹协调,建立覆盖广泛的代表联系群众阵地,实现了域内各村全覆盖;同时,按照“九有”标准,高标准打造人大代表联络各站点,完成代表联络站职责、代表信息、开放时间、活动安排、接待流程、处理机制等内容统一规范,上墙公开。
二是在高质量使用上求特色。东于镇把联络站当做“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平台,当做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该镇设人大秘书1名,实现专人专责;辖区内县、镇代表每月定期进站联系群众实现常态化,建立台账,详细记录问题及处理结果反馈情况;建立镇代表和县代表微信群,畅通信息沟通与经验交流,贯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依托代表联络站,推行单月、季度“代表活动日”制度,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三是在高水平管理上求实效。东于镇代表联络站坚持机制先行,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创新开展群众问题现场反映、代表现场解答问题等模式,鼓励代表主动调研走访,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让群众联系代表更便捷、更直接。此外,还针对群众反映的不同问题,条理汇总意见建议,分级分类建立数据台账,精准对接来访群众,畅通转办督办,提高意见建议办理实效,不断提高联络站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