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何人也?
说普通也非常普通,他就是西马峪村一古稀农民。但他又很不普通,几十年来,他的诗作累积起来大概和他一样高。
说起来,我与龙哥认识那可是很久了。1983年,我中专毕业分配到马峪乡人民政府(当时称马峪公社)工作。上班后不久,乡里召开乡办企业负责人会议,代表乡葡萄酒厂来的是一个长相清秀的年轻后生,人们称呼“石头儿”,有人特别给我介绍,说石头儿大名袁龙民,是乡葡萄酒厂副厂长,以前是公社党办秘书。我当时正好在办公室工作,对这位前辈,不由得更敬重几分。看上去,这袁厂长也比我大不了几岁,我干脆称他为龙哥。由于有相似的工作经历,我们相对更谈得来些。
再次与龙哥频繁往来,却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
2017年,我受命参与清徐县第二轮县志编修工作,收集各方面的素材。一个熟悉的名字很频繁地出现在我案头或耳际,那就是袁龙民。
原来,几十年来,龙哥的工作也几经沉浮。乡葡萄酒厂人事更迭,再后改制,龙哥就下岗自谋生路了。
因在体制外,几十年的工作积累归于零。龙哥这几十年过得含辛茹苦。作务几亩葡萄地,也做点小生意,苦苦支撑一大家生计。
而不变的是龙哥那颗热爱文学、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初心。从十几岁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先后有不少诗文出现在省市县的报刊和电台上,还担任几个网站的编辑,并出版有《榆椿诗文自选集》上下两册,36万字长篇小说《桃花梦》上中下三册。
这里想特别说说《桃花梦》。这是部传统的章回体小说。龙哥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以忧伤的笔调,讲述了男主人公“我”与女知青甄思佳相遇、相会、相爱的曲曲折折。书中矛盾层出不穷,悬念起伏隐现,有感人的欢声笑语,有苦涩的酸楚泪水,有对人生问题的揭示,也有对人生奥秘的探索。
同时,通过描述山村桃花峪由大乱到大治的风风雨雨,以粗线条笔法,多角度、多方面地再现了改革开放前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华北农村的真实面貌;以略显沉重的笔调,塑造了一位为党、为社会主义、为人民群众呕心沥血,最后以身殉职的焦裕禄式好干部;以优美的言辞,赞扬了以桃花峪人民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吃苦耐劳、忠厚老实、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以更大的热情,歌颂了桃花峪青年为改变家乡面貌,创造安居乐业、美满和谐的新农村,不惜脱皮掉肉汗洒深山的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其实,在我看来,这本书就是演绎过的龙哥的自传。龙哥以抒情的笔调,描述了我们县马峪地区,特别是马峪乡桃园村独特的地理风光,抒发出龙哥对自己生长生活的这片天地的赞美。
文学,于龙哥是特长,是爱好,也是业余。而他柔柔弱弱的身子,却天生一副侠肝义胆。朋友也好,群友也好,有所托请,特别是关于文字方面的需求,他都是有求必应,全力以赴。
近几年来,龙哥特别关注马峪地区的人文历史、风俗掌故,不仅积极为县史志办提供相关资料,而且在县文旅局、县非遗办和马峪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精心指导下,编辑出版了《清徐县乡村文化记忆工程·马峪篇》。
日前,有朋友言讲,为配合学四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马峪乡都沟村建起一所村史馆,很有特色。我估计着一定是龙哥的力作。电话问询,果然不出所料,他正是此事的参与者和主要编撰者之一。
参观着村史馆,感叹着都沟深厚的人文历史,也感叹着边山人民的奋斗精神,更感叹着眼前的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