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午的景点都在市区,堵车现象多,中巴车走走停停,直到中午13时,小谢导游才带我们来到成都人民公园吃午饭。饭后给大家40分钟,自由活动,我趁此机会,游览了该公园。其实成都是一座以休闲文化闻名的城市,而人民公园则是成都市民休闲生活的缩影。外地人到成都旅游,一般人民公园是一定要去的。
成都人民公园位于成都市区祠堂街少城路,始建于1911年,在四川就是最早开办的第一个公园,原名少城公园。1913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前夕,四川爱国志士发动的保路运动中的死难烈士,在园内修建了一座纪念碑。1949年12月10日,成都解放。少城公园获得新生,次年更名为“人民公园”。现公园占地达112639平方米,是一个集园林、文化、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我主要参观了鹤鸣与枕流茶社、金鱼岛、盆景园、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
成都人民公园地处市中心,离天府广场不远,是成都市民特别是退休人员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信步前行,穿过一座叫“鹤鸣”牌坊,牌坊后就是一大片露天的茶座,成都人太喜欢喝茶聊天玩耍了!遮天的树荫下或古色古香的长廊里、亭子下,三五成群,坐在竹椅上,喝杯盖碗茶,或聊天掏耳朵,或玩扑克打麻将,何其惬意!往前走,是一个面积约20余亩,形状像葫芦的人工湖。古朴的金鱼岛、永聚老茶社位于湖中。沿岸栽植柳树、芙蓉、海棠、桃树等。六个带形花坛内,栽植着时令花卉,争奇斗艳。此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湖光山色,十分秀丽。枕流茶园是公园内与鹤鸣茶社齐名的历史老茶园,创办于民国初年。在解放前,这里多为文人学士、学生聚会之地。该茶园林木葱郁、泉水淙淙、环境清幽、岩石耸立、亭台层叠。既有厚重的历史特色,又是闹市中的休闲胜地。著名作家魏明伦先生亲自为茶园书匾“枕流茶园”。
1963年,朱德委员长给公园赠送福建、浙江等地兰花5个品种,10盆。现在的兰草园位于办公室左侧,面积880平方米。正面为筒瓦灰墙,墙上嵌有兰竹图的漏室花窗。进入圆形拱门后,为一座水泥制的仿树形四方亭。亭下水池环绕,亭西、亭南为兰花架,共摆置兰花、君子兰、吊兰等28个品种,2100余盆。看着那一盆盆俏丽的兰花,闻着阵阵的清香,真令人心旷神怡!盆景园位于公园南侧,占地2600平方米,内设有休息长廊,荷花水池。池岸用假山堆砌,配置麦冬及杜鹃。池中栽植睡莲、荷花、马蹄莲等水生植物。此处常年展出盆景200余盆,其中山水盆景20余盆,树桩盆景180余盆,主要有榆树、银杏、紫葳、海棠等古树、桩头。最为珍贵的是有着数百年生的罗汉松古桩盆景,它曾荣获中国盆景评比展览特等奖,为本园之瑰宝。
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广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许多革命运动都在此举行。从“五·四”运动,1923年3月,成都工人声援“二七”大罢工集会,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成都各进步团体聚会、演讲、演出、募捐的首选之地。1949年,当时的四川省主席王陵基,把广场原建的看台命名为“中正台”。他就在这台上检阅了四川全省的民众自卫总队,向共产党示威。不料星移斗转,解放后,他的爪牙,纷纷被捕到台前受审,“中正台”变成了公审台。之后,成都市历届大中学生运动会也在此举行。近年来,结合公园环境的需要,特制作了“反映四川辛亥保路革命斗争历史”的地面平浮雕和6组碑体浅浮雕。广场建筑古朴典雅,简洁明快,为集会、商务贸易、群众全民健身、健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位于广场上,建于1913年,是当时川路总公司为了纪念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纪念建筑。它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高31.85米,为砖石结构。纪念碑碑台仿照铁路月台修建,呈圆柱形。碑座与碑身为四方形锥体,其中碑座四面分别是铁轨、火车头、信号灯、转辙器等的浮雕图案。碑身四面均嵌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的阴刻碑文,字体大近1米,由清代翰林赵熙及川中名流颜楷、吴之英,分别以隶、篆等不同字体书写,堪称碑中一绝。被朱德誉为“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的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最突出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更是四川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纪念碑风格中西合璧,典雅宏伟,已成为成都近代标志性建筑。“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矗立在人民公园的东门前。1944年,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64万川军将士,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成立“造像筹委会”,邀请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了此碑,于同年立于老东门城门内。后因城市交通建设,4次被迁移,2007年8月15日,纪念碑终于矗立在人民公园至今。纪念碑上,一位川军士兵穿着短裤,打着绑腿,背着斗笠大刀,手握步枪,胸前悬挂两颗手榴弹,注视前方,这就是一个即将冲锋陷阵的川军战士的英勇形象。80多年前,350万四川男儿奔赴抗日前线,以付出64万人阵亡的惨烈代价,最终迎来抗战的胜利。
这些为了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而献出生命的川军英雄们,将浩气长存,精神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