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物纪略—赵繁林
赵繁林(1923—1984),韩武堡村人,是多年出席县、市的农业劳动模范。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后,土地改革翻了身,分得土地房屋,吃穿不愁。民国37年(1948)担任村武装委员,1953年任乡武装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1957年先后任初级社高级社主任。1958年任村党支书,1975年任公社党委副书记。
民国37年(1948)解放初期,村中赌博风盛,赵繁林心急如焚,下决心查禁。他首先逐家逐户宣传,讲赌博的危害,并带领民兵查赌场。经一冬的严查,彻底刹住了赌风。韩武堡原属文水县,1953年,由文水县划归清源县管辖,村民中有少数不愿意,他亲自登门做工作,使变更行政隶属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970年冬,县、社分配韩武堡大队开挖河西退水渠的任务,天寒地冻,工程艰巨,一个强劳力一天也完成不了一个定额工。在赵繁林带领下,原计划半月的工只用7天时间即圆满完工,受到县社表扬。1972年冬,全大队基干民兵抗旱,破冰浇地,年过半百的赵繁林,与青年小伙子一起,不怕严寒,日夜战斗在田间地头。一天,渠道突然决口,水流湍急,气温在零下20多度,青年人也望而生畏,赵繁林却毫不首先跳下水,很快将决口堵住。他的脚被冰划破了,棉衣被水浸湿了,他却笑着对大家说:“堵住决口浇好地,来年丰收有保证。”1973年春,基干民兵拉平车往地里送粪,一人一天只能送12趟,第二天赵繁林由县开完会回来也参加,他随便拉了一辆旧车,装的比青年人多三分之一,一天就送了17趟,在他带领下,工效提高了百分之四十。
廉洁奉公是赵繁林的本色,公家的钱他一分也不要,出门办事,能少花的绝不多花分,住旅馆住便宜的,能骑自行车办的事不坐汽车。韩武堡搞电气化那年,请来好多电工帮忙,任务完成时,大队为表示谢意,备了些饭菜为请来的电工送行。干部、社员一致要赵繁林作陪,他怎么也推不掉,答应后却吩咐家里人说:“我先去,等会儿人们来了你去叫我,就说公社来电话要我马上去。”就这样,推掉仅有的一次陪客吃饭。
韩武保大队在赵繁林带领下,生产劲头足,村风正,粮食年年增产,生活不断提高。1973年全大队粮食总产148万斤,亩产749斤,比1972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以上,总收入23万元,人均128.7元。这在当时当地是收入最高的大队。1984年赵繁林因病医治无效,走完他辛勤的一生。
革命历史纪事
(59-60)
59.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安全过境
1941年6月,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炮兵团800余人,在政委邱剑成率领下,携山炮12门,骡马170匹过境。晋西八分区司令员罗贵波率清太徐游击四大队和决死二纵队在汾河岸边接应护送。四大队所属二连和清太徐工人基干队、边山公安基干队负责阻击高白镇和交城方面之敌。经过一天的紧张战斗,总部炮兵团安全到达八分区根据地。
60.县委在杏坪村召开党政军大会
1941年6月,中共清太徐县委在杏坪村召开党政军大会。县委书记肖靖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马真、郝耀、朱绍田及清徐、太原两县部分干部,清太徐游击四大队、一二O师手枪队全体指战员。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加强清太徐武装力量,进一步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巩固并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次会议对清太徐敌占平川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