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文化*生活总第3702期 >2021-06-30编印

清徐县革命历史红色记忆
刊发日期:2021-06-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革命人物纪略—常忠
  常忠(1915—1980),孔村人。10岁入本村进贤小学读书。他天资聪明,在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民国21年(1932)全县高小学生会考,夺取第一名。教师、村民都刮目相看。其父因无力继续供他深造,要他停学劳动。在老师杜文涛、王凤仪,村民边广桓、罗布南等人劝导资助下,17岁的常忠又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入校后,学习费用仍非常紧张,他经常自抄课本就读。做工、代课挣点钱补助不足,坚持完成学业。
  在国师学习期间,常忠为了吃饭,整天疲于奔波,深感劳动群众生存的艰难。在同宿舍地下党支部负责人启发、帮助下,他积极参加共产党外围组织的一些活动:街头演讲,散发传单,为工人夜校讲课等,因此阎政权特务将他列入通缉黑名单。1936年初他被迫化装回清源城躲避,仍被当局以“赤党”嫌疑扣捕。后经地下党负责人李雪峰通过省教育厅长陈受中出面干预,敌人又未拿得实据,才被保释出狱。七七事变后,常忠目睹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的罪行,激起他的民族仇、国耻恨。1938年元月,他冲破各种阻力,到太原县杏坪村,投奔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参加抗日工作。他曾担任过县政府民政科科长、清太游击队大队长、游击六团副团长等职。
  1939年4月,常忠和战友配合八路军120师特务团,在清源县高白镇伏击日军运输队,击毙击伤敌人数十名,生俘日军1名,烧毁敌军车数辆,缴获军用物资数十吨。同年5月,与抗日部队工卫旅、120师相配合,在文水县北胡家堡与敌作战,打死打伤日伪军200余名。每次战斗,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曾数次被敌炮掀起的泥土掩埋。
  1940年,常忠奉调到新成立的120师教导大队(后改编为抗大七分校)执教,为八路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他结合亲身战斗经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学员们都非常爱听,教学成绩斐然,受到上级表扬。1943年10月,常忠被中央军委调往延安抗大总校任教。在抗大总校,他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成绩显著,不断受到领导表扬。1944年,组织上为培养常忠,安排他进延安党校学习。在党校,他直接聆听中央首长讲课,觉悟不断提高,学习更加勤奋。1945年党校毕业时,荣获毛泽东、朱德等首长签发的纪念册。同年9月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0月,常忠随抗大从延安进军东北途中上级指定他负责前站。队伍的吃、住、安全等事宜他都能精确计算、精心筹划、合理安排,数千里行军未发生任何问题,受到上级嘉奖。
  1946年,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根据解放战争需要,在东北解放区,他参与组建工程兵学校,以高速度、严要求培养出一批批解放战争急需的人才,这些人为东北及全国解放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培养工程兵的同时,结合教学实验,他直接参加解放长春、四平的战斗。1948年进军关内转战黄河两岸、大江南北,为全中国解放做出一定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央军委指示组建解放军工程兵部队,从人员选配到机构设置、兵种安排、部队培训等他都直接参与,并由他负责起草工作计划,他还为工程兵发展提出多项意见和建议,为我国工程兵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为此,1950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二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并获得解放东北念章、解放华中纪念章等。
  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他配合北京市公安部门,负责天安门城楼安全检查工作,保证了中央首长国庆大检阅顺利进行,受到上级嘉奖。常忠一直从事军校教育工作,他先后任过工程兵司令部军训处长、洛阳工程兵学校训练部长、南京第一工程兵学校副校长等职。他曾负责组织编写工程兵教材,此书后来成为工程兵院校基础教材。他还参与制定编写工程兵条令、条例。
  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时,常忠不隐讳自己的看法,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向组织陈述对一些人处理的不同意见。连周围的人都替他担心,而他却对人说:“实事求是是党的传统,有什么可怕?”
  1961年他奉命调到南京第一工程兵学校任职,下车即将分配给他的住房让给缺房的同志。他乘的车从来不允许家属乘坐,就连他外出办私事坐车也要按章付款,一时在学校传为佳话。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常忠被隔离审查、残酷斗争达三年多,身心受到严重创伤,后又被关押狱中数年,在狱中他写出数万字的工程兵院校教育改革方案。
  在工作、生活中,常忠严于律己,清正廉明,不占国家集体的任何便宜。
  1977年常忠的问题得到平反,平反后到北京疗养。
  革命历史纪事
  (52-53)
  52.日军袭击风峪沟玉成窑
  1941年2月初,经过一个多月紧张艰苦的平川游击活动,清太徐游击四大队不少战士染上了疥疮,为防止这种病的蔓延,部队一返回根据地,大队领导便和风峪沟玉成窑煤矿联系,让战士洗热水澡。当二连一排刚刚入塘,驻太原县城日军便向玉成窑袭来,四大队战士仓促应战,经两个小时激战,打退了日军的进攻。在这次反击战中四大队一连班长李瑞和1名战士在战斗中牺牲,4名战士负伤。
  53.日军推行第一期“强化治安”
  1941年3月30日,日军在清太徐占领区实行第一期“强化治安”,4月4日,日伪省长苏体仁在晋祠召开“强化治安”会议,专门部署如何控制、封锁清太徐人民对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供应等问题。与此同时,日军对游击区开始疯狂的“蚕食”和“强迫维持”;对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施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