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文化*生活总第3699期 >2021-06-23编印

清徐县革命历史红色记忆
刊发日期:2021-06-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革命人物纪略—任润根
  任润根(1952—1979),庄子村人,烈士。出生于农民家庭,1967年初中毕业后,返乡务农,决心在农业生产战线上,显示新中国青年一代的风采。1970年12月,他响应祖国召唤,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独立坦克第四团)。入伍后,润根努力学习,苦练杀敌本领。次年7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之后,更加努力工作,多次受到团组织的通令嘉奖。197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开始,润根多次向组织申请:“我是个共产党员,只要祖国需要,领导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车轮不损坏,我就往前冲,绝不给解放军脸上抹黑。”
  在反击战的一次战斗中,他驾驶坦克勇闯敌阵,迅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坦克中弹起火。润根沉着镇定、毫不畏惧,驾驶燃烧着的坦克猛冲敌阵,狠扫敌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时年27岁。战斗结束后,原部队党委为任润根烈士追记三等功。
  革命历史纪事
  (50-51)
  50.县委对各区级基干游击队进行整顿
  1940年12月上旬,游击四大队组建后,中共清太徐县委对全县区级基干游击队进行全面整顿。在组织上,明确了各基干队是四大队和所在区委、区政府双重领导下的地方武装,并为各队配齐了队长、指导员;在政治上,以形势教育为主,启发游击队员的政治觉悟,增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念;在军事上,以作战技术为主,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提高了作战能力。这次整顿还使所有的基干队员明确了自己的五项任务:一、打击汉奸、特务和小股日伪的活动;二、掩护抗日政府开展群众工作;三、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壮大自己,并为游击四大队输送兵员;四、开展政治攻势瓦解伪军;五、积极配合正规部队和游击四大队开展游击战,粉碎敌人的进攻。整顿后的各基干队计有:工人基干游击队,队长李清云,指导员赵连璧;边山公安基干游击队,队长孙法;平川公安基干游击队,队长梁军,指导员赵良佐;青年基干游击队,队长关勇,指导员张四慎;清二区基干游击队,队长郑春林,指导员赵炳;清三区基干游击队,队长曹四货;清四区基干游击队,队长任昌海;徐东区基干游击队,队长杨兴海;榆太路西基干游击队,队长李子英。
  51.清太徐党政军奉命深入敌后平川
  1940年12月下旬,日军发动了冬季大“扫荡”,对晋西文交专署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根据晋西文交地委“转入外线,深人敌后平川,开展游击活动,伺机打击敌人”的指示精神,清太徐党政军开赴敌占平川辗转于清、徐、祁、文之间达一月之久,进行了大小数十次战斗,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