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物纪略—侯星南
侯星南(1914—1970),原名侯寿荣,曾用名侯耀庭,星南是字,北内道村人。侯星南出生于农民家庭。父母生子女多,生活不富裕。侯星南小时就非常聪明,酷爱读书。假期放羊、打杂工时也是手不释卷,深得众师喜欢。初小毕业,教师亲自去他家,动员家长让他深造,遭其父拒绝。教师再三讲明孩子聪明,深造前途无量,他父才勉强应允。
民国17年(1928),侯星南以优异成绩考入徐沟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入学后,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后,依然见书就读。他通读了《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外名著,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语文水平。民国19年,考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人校后,他开始接触了《唯物论》学说及进步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人的著作,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对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产生不满。联系个人生活道路,忧国之心日盛一日。民国22年夏,私自报考中央军校被录取。在军校每天三操两讲堂,晚上还站岗。他初到南方,气候不适,一个月就病倒了,投军从武理想彻底破灭后。借病离开军校,返回故里。民国23年,侯星南考入太谷铭贤中学,进高中部读书。在徐沟接触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左联”负责人李延年,经介绍参加“左联”,任宣传委员。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活动,散发宣传品,传播革命道理,被校方发现,视他为危险分子,勒令退学。这年冬,侯星南又考入同蒲铁路局南同蒲铁路段任司炉。民国25年,阎锡山为阻止红军东渡,命令南同蒲路火车,运送晋军和军用物资。已升为司机的侯星南虽不敢公开反对,但他以身染重病不能开车来拒绝。当局对他十分不满,一时又抓不住任何把柄,对他也无可奈何。就在这时,共产党员乔某被捕,敌人从他身上搜出一封共产党员“左联”负责人李延年给侯星南的信,阎政权如获至宝,乘机将他抓捕,投入太原陆军监狱。经百般折磨审讯,他只字未吐,后经多方营救(敌方未取得其他实据,又时值国共合作前夕),他才无罪获释。出狱后仍回同蒲铁路段工作。监狱生活使他对自由觉得可贵,决心为人类自由解放奋斗终生。
民国26年,侯星南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任牺盟会南同蒲路南段委员会主任。这年秋,为寻求真理,侯星南辞去待遇优厚的火车司机工作,奔向延安,入陕北公学。在革命阵营,他读了《列宁选集》、《辩证唯物主义教程》、《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等一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地学习了革命理论,思想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民国27年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员。他日记中写道:“入党庆新生,心情尤激动,只要为革命浑身全是劲。”他拚命地学习,繁忙地工作,终于在民国29年病倒了,组织上让他到延安中医所治疗。养病期间仍不忘读书,他读了《唯物论“经验批判论”》、《战争与和平》、《蜕变》及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等政治、文艺书籍。凡经他读过的书,都要作眉批、旁注重点记号等,并写学习笔记。民国35年病愈入延安中央党校,系统学习马列理论和党的知识。他直接聆听中央领导的讲话,政治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他爱文艺、善音乐、知识渊博,和同志们关系非常友好,在中央党校多次受到表扬。民国36年组织调他到晋绥八地委城工部工作,他利用熟悉的人际关系,为晋中、太原解放做了大量工作。
民国37年徐沟解放后,他调任徐沟县委组织部长,不久改任县委书记,负责全县工作。初解放的徐沟县,已被日伪、阎政权糟踏得不成样子,经济凋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侯星南以一个革命者的气势,不顾体弱多病,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督农导商,活跃市面,搞好人民生活;他组织恢复学校,使失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他让解放了的徐沟人民尽情地欢乐,他甚至亲操晋剧乐器与民同乐。他为恢复、发展徐沟工农生产,安定人民生活,做出有目共睹的贡献。繁重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1951年侯星南又病倒了。组织上为使其尽快得到治疗,早日恢复健康,让他离职到京郊通县疗养,养病期间他仍关心着家乡的生产和人民生活。“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赶回老家徐沟北内道村,由于经济、医疗等条件所限,不久,病情加重,于1970年春夏之交逝世。
革命历史纪事
(43-44)
43.“清太徐县抗日救国团体联合会”成立
1940年6月,县委为加强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统一群众运动,成立了“清太徐县抗日救国团体联合会”(简称抗联)。抗联吸收县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组织的领导人组成常委会,主任由王恒芳担任。“抗联”成立后,工、农、青、妇各救国团体成为该会内设之部。
44.“清徐县教育界抗日救国会”成立
1940年7月,共产党员洛九、苗庆滋、王仲民、贾建道等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清徐县教育界抗日救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