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们锻炼身体的方法,真可谓五花八门。长跑、走步、太极拳、形意拳、抖空竹、大秧歌、广场舞……毫无疑问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一定要注意,毕竟每一种运动,在重复的过程中,只是侧重在我们肌体的某一些部位。时间长了,总有一些功能被忽视了,造成生活中的不便。年青时没有感觉,到年老时,便突现出来了。
我11岁从农村老家进县城读高小时,老师每天清早便领着我们跑步。迎着朝阳,沐浴在晨风里,让我们的肌体健康地生长。到太原上学之后,每天的早操仍然是跑步。在宽展的大操场上,耳边是整齐的步伐,心胸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参加工作之后便坚持下来,一直跑到七十岁。为了避免膝关节受损,便改变为走步。在漫长的跑步、走步过程中。随着节奏鲜明的步伐,轮替着眨眼睛和叩齿;之后,又将我背诵的诗歌、经典文章、书法法帖及各种书体的口诀等加入进去。自觉在锻炼肢体的同时,保健了眼睛和耳朵,锻炼了宝贵的大脑与记忆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常为之庆幸而自豪,从来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短板。
但是,当我进入耄耋之年时,却发现身体出现了不少的不足。当我锻炼太极拳的左蹬和右蹬这两个动作时,发现站立不稳了,这个动作就完成不了。仔细想来,是我长期以来,没有注意站立的活动失去了站立的功能,为此我便开始了站立的锻炼。或清晨起床之后,或平时的闲暇时间,站在阳光灿烂的阳台上,一手扶桌边,将右腿抬起,眼睛欣赏着窗户外面的美丽风景,心里默默地背诵着一首才学来的诗歌。站立已经十分钟过去了。放下右腿,抬起左腿,轻松愉快地站着,就这样一复一日地坚持着。有一天,试着独立地抬起右腿,我的左腿竟然稳稳地站在地上了。再换为右腿站立,也给了我满意的答案。欣喜之中,一天天地增加,时到如今,不论是练习太极拳,还是站立片刻取物等家务事,一只单腿能站立的平稳了。
有一天进餐时,一只筷子掉在地上,偏偏地又“钻”在桌子底下,需要下蹲才能拣起,可是僵硬的腿怎么也蹲不下去,只好用扫帚解决问题。我意识到,长期没有锻炼下蹲,必须补救了。从此以后,每逢坐的时间长了,我便站起来,在室内走动。走动之中,便面向前方,双手举起,向下蹲去。开始时,只是膝盖弯曲,处于半蹲的状态。慢慢地又加大了深度,逐渐地蹲下去了。开始只下蹲一两次,逐步增加,时至如今,下蹲也很遂心所欲了。无论是下蹲取物,还是坐在小板蹬上洗脚,生活中增添了快乐。
还有一种感觉,我们从牙牙学语,到步入少年、中年、以至到了壮年时代。每天天刚刚亮,骨碌一下起床外出。或锻炼或上斑,那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可是如今,每天起床后,总觉得四肢泛力,发僵发硬,走起路来双腿酸软自感乏力。我便开始做起了起床之前的床上运动。在微信群里,有朋友介绍“清晨黄金九分钟。”当清晨睡醒之后,别急于起床。先做“干冼脸一分钟,按摩眉骨处一分钟,双手摩耳一分钟等。”还有的介绍起床之前,先做“唤醒操”。让沉睡了一晚上的肢体从静止状态唤醒,恢复我们肢体的正常功能。于是,我每天起床时,坚持做仰卧起坐和伸展运动。在伸展四肢的同时,将双手高举头上,然后向前伸展。随之上体抬起,向前弯腰的同时,双手探向足尖,完成仰卧起坐的动作,现在坚持到连续做十六个仰卧起坐。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起床之后,也感觉到四肢的活动正常了。
我奉劝老年朋友们,锻炼身体,一定要注意全面锻炼,让我们青春永驻,健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