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我和老伴赴上海旅游,顺便去看在那里实习打工的外孙女。上海是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到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并不多。我们游览了东方明珠和浦江外滩后,我又领老伴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12月30日早晨,天气灰蒙蒙的。我们早早地乘公交车到达一大纪念馆,还不到九点开馆时间,门外已有许多准备参观的人群,其中大部分是集体参观的在校大中学生。还有一位身穿军装,胸前挂着许多勋章的老兵,在儿女们的搀扶下等候开馆。
参观一大纪念馆不同于其它旅游景点,不须门票,只要出示本人身份证,就可以领到入场券。按顺序入馆参观。馆内年轻的讲解员态度严肃而热情,观众对我们这两个老年人很关照,让我们总是站在第一排听讲。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兴业路76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纪念馆的一大原址是两栋砖木结构的石库门楼房,中西合壁建筑风格。一栋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宅,另一栋是一大代表在上海的住所。1921年7月23日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底层一间约18平米的客堂召开。会议开到快要结束时,被一个法国巡捕房的密探察觉,代表们立即撤离现场,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艇上继续进行。大会通过了党纲,选举出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始走上了一条可以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会址按原貌修复,室内布置维持了原样。纪念馆开辟有三个陈列室,展出我党创立时期的史迹和文物。地上一层为观众服务设施,设有门厅、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贵宾厅,二层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厅。纪念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宣传部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会址一层的的客厅,约18平米,室内陈列均按原件仿制。雪白的墙壁,朱红的地板,窗明几净,中间放置着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长方形会议桌,桌上放着茶杯与火柴合架,桌周围放有13只园木凳,东西两侧靠墙各摆着有只茶几和两把椅子,整个会场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在二层100多平米的展厅内,来自代表全国各地7个共产主义小组和353名共产党员的13位代表,他们的简介以籍贯为单位陈列。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旅日海外代表周佛海;以及陈独秀派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列席参加了会议。在柔和的灯光下,这些陈旧的历史照片和珍贵的文物资料,似乎又把人们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借到粮食后,即将此证盖印交给借出谷子的人领去……”这是一张由时任中华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长陈潭秋签发的《五百斤借谷证》,记录了当时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和军民鱼水之情。一本出版于1920年的《天问》周刊第23号,泛黄的页面上刊载着毛泽东发表的《湖南人民的自决》:“社会的腐朽,民族的颓败,非有绝大努力,给它个连根拔起不足以摧陷廓清……”。如今,这一英明的论断早已被证实。
在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些人的一生是革命的、光辉的、伟大的一生,如毛泽东、董必武,后来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历史的巨人。何叔衡血洒疆场,壮烈牺牲。邓恩铭、陈潭秋惨遭杀害,英勇就义。王尽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是一大最年轻的代表,于1925年逝世,年仅27岁。有的人如李汉俊、李达,因与陈独秀、张国焘矛盾较深,加之个性独特而宣布脱党,但他们脱党而不失信仰。李汉俊虽然不在党内活动,却利用自己的合法职位,掩护了一批尚未暴露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最后以“共产党首要分子”之罪名被敌人杀害。李达后来自省说:脱党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1949年,毛泽东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同意他重新入党。然而,在革命大潮的大浪淘沙中,也有的成为投敌变节的叛徒。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包惠僧、刘仁静便是如此。其中,张国焘不服从中央领导,自立中央,自封主席,成为分裂党的元凶,给革命带来最大损失,最后死于异国他乡。刘仁静经历曲折,迷途知返。1951年任人民出版社编辑直到退休,1987年因车祸身亡。他是最后一个去世的一大代表。
我们参观完一大会址纪念馆出来,老伴的手机铃声响了,是外孙女打来的,手机铃声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老年人手机铃声的音量调的都很高,周围参观纪念馆出来的人们听到歌声都看我们俩,他们以为我们俩是老革命、老党员,连手机玲声也与众不同,都向我们投向尊敬而又关爱的目光。
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是,都是平常老百姓。老伴是农村妇女,她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因为她不懂音乐,也不会唱歌,只有这首歌是他从小唱到老,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歌。说明她热爱共产党,对党有朴素的阶级感情的。通过这次参观,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真是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在回旅馆的路上,我们的心情没有像游完其它旅游景点那么快乐、放松。反而有点沉重、压抑。仿佛还沉浸在那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的情景之中。沉静中,老伴问我:“你怎么不是共产党员?”我回答说:“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各方面都很优秀。青年时我也写过入党申请书,但是党组织没批准,说明我和共产党员的标准还有差距。这也是我人生中最令人遗憾的事。不过我帮助儿子写了申请书,他入党了,这也算完成了我的夙愿。”老伴得意地说:“看来我儿子比你强啊!”我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