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文化*生活总第3677期 >2021-04-26编印

清徐县革命历史红色记忆
刊发日期:2021-04-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革命人物纪略—洛九
  洛九(1918—1946),原名洛叙伦,东木庄人,烈士,是洛鉴明的长子。洛九幼时即随父就读于太原。受家庭环境熏陶,从小喜读书,善思考。他和父亲一样爱国家。读初中时,父亲同事问他对“九八”东北失陷的看法时,他不加思索地随口而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只要需要,我愿到前方,为收复失地而战斗。”民国26年(1937)夏,洛九由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毕业,考人山西大学,就读于法律系。入学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太原失陷,学校停课,他随父返回家乡。在家乡亲眼看到日本侵略军烧杀掠抢、奸淫妇女的灭绝人寰的罪行,更激发了他抗日的决心。民国26年11月,他参加民主政府领导下的抗日组织走乡串户为抗日工作。民国29年春,经张云(后任清太徐县委书记、云南省副省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组织上派他到本县小武村任小学教员,以教员身份,联络知识界人士参加抗日。这年冬天,抗日民主政府在根据地召开清源县教育界代表会,洛九被指定为委员,负责领导清源汾河以东抗日工作。经他努力工作,汾东地区文教界抗日活动十分活跃,受到八专署表扬。民国31年5月,洛九曾两次被捕,敌人严刑拷打,以钱、官诱惑,未得到口供。后经组织营救他获释。出狱后,上级调他到晋西北兴县贸易局工作。民国31年整风开始,他奉命到中共晋绥分局党校学习。民国34年日军投降,洛九被调回清源县工作,任民政科副科长,民国35年春调清源县二区任区长。他工作出色,成绩突出,受到中共清源县委、政府的表扬。同时也遭到阎政权的仇视,曾四出告示,重金买他的人头。这些恐吓反而使他工作更加积极。民国35年5月,县委在二区小东社召开工作会,因坏人告密,拂晓时被阎军包围,突围时因掩护同志,洛九身负重伤,被敌人俘虏,杀害于晋源小店村,牺牲时年仅28岁。
  革命历史纪事
  (21-22)
  21.清太县抗日政府被阎属八专署派人接管
  1938年6月,根据国共两党合作的新形势,为顾全统一战线大局,接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程子华指示,清太县抗日政府暂归阎属八专署。该专署委任秦中兴为太原县县长,史良相为清源县县长,苏毅为徐沟县县长。阎政权延至1939年底,晋西事变后,中共重建抗日政权。
  22.清太工委以八路军工作团名义坚持清太徐党的工作
  1938年6月,清太县抗日政府被阎锡山委任的县长接管后,中共清太县工委领导成员杨治启、肖靖、张云等在杏坪村成立“八路军工作团”。以此为名义,继续在清太徐坚持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