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文化*生活总第3659期 >2021-03-12编印

清徐县革命历史红色记忆
刊发日期:2021-03-12 阅读次数: 作者:简称清太工委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革命人物纪略——马北生
  马北生(1921—1942),原名马敬修,马家庄人,烈士。
  民国26年(1937)在太原阳兴中学读书时,参加八路军一二九师独立支队三大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指导员。民国28年调任太行榆太独立营路西便衣队队长,活动于榆次、太谷、徐沟、太原之间。多次出入徐沟县伪县政府和警备队,促使贾同弃暗投明(详见上回贾同传),进而又争取伪徐沟县政府秘书张乃绍、日伪翻译王守政、文书庞乐轩与郝汝珍组成“地下工作组”,为独立营提供情报。北生从贾同提供的情报中得知徐沟集义村藏有乔效曾的精良武器,于是率7名队员连夜前往,果然得机枪1挺、掷弹筒2门、步枪57支、手枪20支、子弹1000余发,从而充实了便衣队和独立营的装备,部分枪械支援了主力部队。同年12月,带领战士,深入日军据点大常村,为民除去聚集在那里的汉奸、特务、叛徒11人,使日伪闻风丧胆。
  民国29年(1940)4月,北生身患重病,住榆次要村治疗。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日伪严刑拷打,北生坚强不屈,只字未吐。在组织营救下,秋天出狱回乡。老母含泪要他留在家中多养几日,北生说:“国仇家恨未报,我怎能安心在家。”次日便离家赶赴前线。民国31年10月,任太行二分区榆太独立营营长。同年秋北生带领几位战士,偷袭范村(属太谷县)据点,全歼日伪军数10人。战斗结束后撤往蒲坎村,拂晓被日伪军包围,为掩护战士突围,不幸中弹牺牲。
  革命历史纪事
  (7-8)
  7.一二O师地方工作团派人深入清徐敌占平川组织群众开展对敌斗争
  1937年11月8日,日军侵占太原、清源、徐沟。11月中旬,八路军一二O师地方工作团派刘昆等人深人清徐敌占平川,组织群众开展对敌斗争,他们在上阎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办起了农民夜校,向组织起来的农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使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贫苦农民看到了希望,提高了斗争信心。12月,以苗庆滋、石醴泉、苗维升为骨干的阿村抗日游击小组成立。
  8.中共清太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1937年11月上旬,由“战动总会”武装部长程子华推荐、山西省第四专署委任任悟僧(中共党员)赵向荣(中共党员)分别为清源县和太原县县长。因两县毗邻,为便于开展工作,任、赵二人商定,经四专署批准两县合署办公。11月中旬,任悟僧、赵向荣及武装干部杨达发、刘永福、党长胜、尹正等6人组成清太地区工作组,从离石县出发,赴清太徐开展建党、建政和抗日救亡工作。12 月间抵达交城县古交镇(现归古交市)与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取得联系,该旅李井泉政委向任悟僧、赵向荣等人介绍了清太边山对敌斗争形势,共同研究了建党、建政任务。经报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批准,中共清太县工作委员会(简称清太工委)在古交镇成立。清太工委由赵向荣、任悟僧、杨达发、刘永福4人组成,赵向荣任书记。12月下旬赵向荣率清太工委一班人由古交镇向清太边山进发,于1938年1月初抵达驻地杜里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