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清风*徐来总第3655期 >2021-03-03编印

恭喜那些喜欢独处的人
刊发日期:2021-03-03 阅读次数: 作者:紫杉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近几年观察身边,很多常去聚会、喜欢热闹的朋友,都开始窝在家里,跟自己待在一起。他们非但不会过得不好,还往往把日子经营得井井有条。安排好工作、家务的时间,剩点余闲种花养草,静静地看书写字,在卧室放空……活得别提多自在。
  作家江晓英曾说:一个人独处,看似会失去很多,但也会收获更多。能习惯独处的人,都拥有了这几个优势。
  不必依赖他人
  诗人萨藤在《独居日记》的开头写道:“几周以来我第一次独处,又拾起了我真正的生活,说来也奇怪,朋友、热恋都不是我真正的生活,唯有这独处才是。”她尝试独居的一年,开始留意桌前的玫瑰花,窗外的树叶和雨滴;写自己的诗和日记,间隙时就打扫打扫卫生,给鹦鹉喂水;常常回忆过去的事情,也有时听着广播,就陷入沉思……她只觉得内心充实而丰盈,好像没什么是必须依靠他人的,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很多事,也足够收获幸福感。
  人间聚散无常,生命的每一站,都有下车的人,能陪你到最后的只有自己。而喜欢独处的人,把对别人的依赖降到最低,不会因为谁的离开而一蹶不振,也不会因为谁的出现而丢失自己。正因为如此,他们有自己的边界感,也尊重别人的边界感。有网友以前总翻看老公的手机,还觉得不安心。离开一会儿就拼命打电话,有点不如意就要撒气,他们三天两头地吵架。直到有次出差,她在深圳隔离了14天,开始找自己的事做,看点自己喜欢的电影,听听音乐,晚间做会儿瑜伽。她还把爱好的手帐重拾起来,将每天的事情标在本上,每页手绘些插画,弄得很精致。等回家后,她也想开了。
  腾出时间写手帐,放松自己,跟老公聊天时,脾气好了很多,家里紧张的氛围都缓解不少。谁都有自己的边界感,将伴侣死死绑在身边,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将朋友当成情绪垃圾桶去诉苦,你累,他们也累。会独处的人内心是充实的,不必靠着掌控别人寻求安全感,能真心去爱一个人,又不会爱太满,总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这样的人相处,不管做不做朋友,都很舒服,不紧张。
  更自律更爱自己
  长期独处的人,早就在孤独中练就了平心静气的能力。袁泉接受采访时说:“你只能遵从内心的渴望,无视旁支末节。”享受独处的她,在重要的事上一直很自律。每次话剧上台前,她都先留出点时间给自己,洗手、刷牙、喷香水,不同的剧,还要配不同的香水。
  内心静下来,更容易进入角色,每个细节都能表现到位。
  为了保持良好状态,她从不凑到人群中间,也拒绝了大量综艺邀请、记者采访。日常坚持7点起床,送女儿上学,到健身房锻炼;回家看书,直到去剧院化妆上场;精心打磨演技,空闲时跑步、滑雪,保持好身材,晚上11点,准时上床睡觉。几十年的规律生活,成就了她独特的高级感。
  独处不能保证你一直在高光时刻、无忧无虑,却能让你即使遇到低谷,也能快速平复情绪,继续向前走。面对愿望沉下心来,不受任何事干扰,总有一天会强大起来。
  作家李尚龙讲过他一个程序员朋友的事:他刚辞了职,迷茫不定,情绪也不好,很久没出去找工作。当李尚龙都开始担心他状态,劝他随便找个工作,他却摆摆手:“人生有多少时间可以这样什么也不做呢?”就这样静静待了一年,没出去找工作,跟李尚龙的联系也少了。等到再见面,李尚龙发现他已偷偷考下驾照,减肥20斤,还趁着一个人的时候,读了100多本书。更是考下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顺利找到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
  有句话说:“由静入闹易,由闹入静难。”
  读书、写字、工作、修行,朝着目标去奋进,都需要静下心来,一步步实现。而独处的人早懂得如何安静下来,不急不躁,心无杂念,这样一路向前,才能永远不跑偏。毕淑敏在《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中写道:“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能与自己好好相处,全然接纳自己,爱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你,也值得被任何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