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葡乡*情怀总第3640期 >2021-01-20编印

窗 口
刊发日期:2021-01-20 阅读次数: 作者:张仲杰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每逢爱女和爱婿们离开家外出时,我和老伴便推开纱窗,站在窗口,向女儿女婿们告别。有时,他们要回来了,我们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远方,期盼着女儿婿到来的幸福时刻。
  我终身不能忘怀的,是我小时候。每当我离开母亲身边,去县城上学读书,向村口走去的时候,母亲便紧紧地陪在我的身边,一路走,一路叮咛我如何好好学习,如何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如何尊敬老师,如何礼貌待人……有时候还要讲她对我们家庭的长远规划,期盼着我们兄弟姐妹长大以后,我们家再也不过缺吃少穿的日子。我一直向前走,母亲一直喋喋不休总有说不完的话。当我们走到村口时,母亲便站在路边,语重心长地说:“妈不送了,你快走吧!记住妈的话啊!”语重心长地一把将我搂在怀间,在我的额头上吻上一口。母亲松开充满情意的双手之后,我便向那条笔直的路走去。母亲便站在村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的背影。我每逢向前走上一段路,便扭转身躯,看到母亲仍然站在村口,手里拿着从项间解下来的头巾,向我高举着挥舞。鲜红的头巾辉映着母亲红润的脸庞,令我心潮涌动恋恋不舍。我快步向前,直到那条路出现了一个拐弯时,我向母亲招招手,毅然转身向前走去。
  如今,父母已经远去了,而我们已经成为年迈的父母。心中仍然和当年的父母一样,时时期盼着女儿、女婿们的归来。每逢此时此刻,他们的亲密无间,喜悦常挂在脸上的身影,便一一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大女儿出生在1959年,那一年,国家的自然灾害已经露头,尽管我工作的那个城市盛产白萝卜,但每人每月只供应二斤。我们举家三口,只能买到六斤。缺少蔬菜的同时,副食品也奇缺,难以买到婴幼儿食品,粮食供应也仅每人每月二十四斤,女儿十斤。白面少得可怜,粗粮以小米、玉米面为主。嗷嗷待哺的女儿,只能以米面与玉茭面糊糊充饥,从小就养成了过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女儿顽强地长大之后,吃苦耐劳成为她的名片。参加工作之后,半年就被大家选为劳动模范,一年之后被党组织吸收为党员,提拔为单位领导,从劳动模范一直升级到市劳模,担任县人大代表直到退休,曾光荣地出席太原市党代会。经过她的努力,获取了省委党校哲学科的本科文凭,书写出灿烂的人生。
  二女儿出生之时,国家情况已经好转,孜孜不倦地读书是她成长的动力。她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县城最高学府。由于当时本地教学水平所限,高考时只达到了技工学校的分数线。在校读书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又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取了自考本科会计的文凭,被一个证券公司聘用,之后又被一个私企聘为会计总管,至今仍然日以继夜地工作,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三女儿出生时,我们的家与国,都呈现出大好形势,她自然得到了全家人的娇宠,我们四人,呵护着她一人。从小聪明伶俐的她,初中时荣获全县口头作文第一名。她的佳作,通过有线广播,传送到家喻户晓,遗憾的是因病失去了宝贵的时间,放弃高考。长大成人之后,又考取了山西大学外语系的本科文凭,在光荣的教师岗位上,作为一名辛勤园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而努力工作。
  随着我们年龄的老化,三个女儿与三个女婿便挑起了呵护我们的重担。每逢周末她们便不约而同来到我们身边。大女儿与女婿从家乡来,粮、油、蔬、果,土特产品样样精美;二女儿与二女婿总带来时尚果蔬、生活用品无所不到;三女和三女婿,学会自做美味佳肴,一只拉杆购物车,融融情意,全在其中。
  静静的窗口,寄托着我们的思念,也融入了我们全家相互之间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