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教堂
位于红场西侧的克里姆林宫是个庞大而别致的建筑群,这里也是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克里姆林宫内部的教堂广场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广场,因为四周的建筑皆为教堂故此得名。这里是克里姆林宫的观光中心,一年四季游客都很多,是莫斯科必去景点之一。
教堂里有古代壁画、圣像、雕刻品等,最数天使报喜大教堂里的圣像壁高大绝美,14世纪到19世纪的作品,其中不乏安德烈·鲁布烈夫和费奥凡·格列科的精品。伊凡大帝钟楼左右便是著名的“钟王”和“炮王”,两个体量巨大的青铜器,都有精美的浮雕和纹饰,滑稽的是,一个从未敲响,一个从未发射过炮弹。
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克里姆林宫宝藏中的一小部分,在伊凡大帝钟楼、武器库等建筑里面还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我们无缘得见,可以说,克里姆林宫不仅是俄罗斯的政治中心,也是俄罗斯的建筑史,还是俄罗斯的艺术宝库。
红场周边可看的景物还有很多,比如与克里姆林宫一墙之隔的亚历山大花园,各色花儿开得正艳,建筑却是淡雅、圣洁的样子。无名烈士墓就在亚历山大花园里,背靠克里姆林宫,十几个墓碑和一团不灭之火,以及每逢整点时的换岗仪式,看到那些当兵的一丝不苟的样子,不由你不肃然起敬。还有朱可夫元帅的雕像,我总想用“横刀立马”来形容他,可事实却没有刀。
红场西南的扎里亚季耶公园也不错,近年新建的,紧临莫斯科河,自然与人文、休闲与认知、古典与时尚并存,如果有时间,不妨在里面待上一整天。公园里最刺激和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浮桥”,70米长的“V”形悬臂,宛如合拢的双臂,跨越了路面、堤岸和莫斯科河,却没有任何支撑,真令人叹服。“浮桥”不仅是莫斯科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观赏莫斯科河两岸风光的观景台,走在上面,静静流淌的莫斯科河、飞驰而过的汽车、不同风格的建筑、尤其是克里姆林宫里耸入云端的金色穹顶在眼前铺展开来,仿佛走入画中一般。
斯大林式建筑
在莫斯科,除了教堂,还有一种斯大林式建筑特别惹眼,莫斯科大学主楼便是典型代表。说到斯大林式建筑,其实是不陌生的,北京展览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就是这种建筑模式,高挑的中央主楼,塔尖悬一颗红星,两翼对称,且逐级矮下去,说端庄也端庄,说俊俏也俊俏,说雄伟也雄伟。尽管对斯大林式建筑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在看到莫斯科大学主楼的一刹那,还是被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震撼到了:这座位于莫斯科地势最高点——麻雀山上的建筑,其中心塔高240米,顶端有五角星徽标,主楼36层,周围有四个翼,各有18层,各装有直径9米的大钟,据说走廊有33公里长,实在超乎我的想象。这个庞大的建筑物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恢宏,而且细节处也是处理得一丝不苟,墙面图案和雕塑无一含糊。
像这样的建筑莫斯科还有六座,分别为劳动模范公寓、文化人公寓、列宁格勒酒店、乌克兰酒店、外交部大楼和重工业部大楼,它们与莫斯科大学主楼一起并称为“七姐妹”,均高耸入云、布局对称、富丽堂皇,皆有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纪欧洲哥特式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摩天大楼的特色。这些大块头们或位于火车站旁,或矗立在广场上,或耸峙在莫斯科河畔,除了莫斯科大学主楼外,其它都没安排专门参观,可就算在大巴上,只要它们在沿途附近,就逃不出视线,因为太宏大、太高挑、太出众了。
实际上坐在大巴车里,沿街看到的大部分是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或高或矮的楼房,不知是否就是所谓的“勃列日涅夫楼”。其实我更愿意看到“赫鲁晓夫楼”——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的五层小户型简易住宅楼,可惜看不到,估计都改造完了。
当然,也看到了一些不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建筑,比如圆形的卢日尼基体育场,这座建于1956年的体育场,承办过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2008年欧洲冠军联赛决赛、2013年田径世锦赛,想来最被人熟知的是2018年6月14日和7月15日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和决赛,这座半个多世纪以来承载过千千万万运动员光荣与梦想的竞技场所,再一次成为全世界足球爱好者目光凝聚的焦点。
比如还看到了奥斯坦金诺电视塔和宇宙征服者纪念碑,就在我们入住的宇宙酒店对面,两个高个子,无论白天黑夜,站在窗前眺望,它们最显眼。尤其是奥斯坦金诺电视塔,建成于1967年,高540米,曾在完工后的8年内保持着世界最高建筑的头衔,直到1976年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落成为止。
还看到了莫斯科金融中心那些玻璃外表的摩天大楼,也是因为太高挑,所以来来回回地看到,在麻雀山上可以看到,在扎里亚季耶公园“浮桥”上也看得到,在去谢尔盖耶夫小镇和去机场的路上还看得到,甚至在飞机起飞后居然还能看到,说句不太适宜的话,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