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之际,记者采访了现年95岁,曾参加过解放太原战役以及四川、西藏、西康剿匪的转业军人刘风龙,听老人讲述那些难忘的战斗故事,以及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非凡经历。
老人爱看“打仗片”
“咱们是第一厉害的部队,第一厉害的军人,瞄鬼子一流的准!”
得知我们是来采访他那些打仗的故事,老人激动的眼睛放光,一边对自己的军队给予充分的肯定,一边挺身坐定用手指比划着,迷上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盯着前方,一个标准的打鬼子瞄准姿势。瞬间,老人的思绪回到他20多岁经历的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
仔细端详眼前这位老人,满目慈祥的他头发稀落,虽听力下降,但只要说话大声一点,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据家人介绍,老人不识字,每天最喜欢看打仗片,那些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他一看便会迷得手舞足蹈,并且对着电视激动地自言自语,甚至是说粗话骂鬼子。从老人军人证记录的服役经历中可见,从1948年-1953年的六年时光中,他所在部队是炮兵31师413团一连,职务是班长。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其时的司令员为聂荣臻、政治委员薄一波。
难忘冰冻的“铁头鞋”
刘风龙老人出生于清徐县六合村,21岁参加陆军。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随后,刘风龙被编入413团炮兵一连并担任班长开赴东北,奔赴朝鲜战场。他还记得进入朝鲜时,天寒地冻,早晨起来鞋子冻得像石头一样硬,每天穿鞋之前,首先得把冰冻的“铁头鞋”用火烘烤磕打一番,将上面的冰块敲掉才能勉强穿上。但在那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恶劣的环境,依然像平常一样,迅速整装待命。据老人讲述,他们经常会遇到“米国军”的狂轰滥炸,有不少战友便是在行军途中,被敌人飞机投弹轰炸牺性。“战争中流血牺牲是常有的事,我的腿伤就是被炮弹炸到受的伤”,刘老一边说,一边展示出他的复员军人证给我们看。只见上面写着,患有胃病及气短,记大功一次。
帽子当碗与卖猪加价
提起当兵的那段岁月,老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个故事:一次,事务长让他出去买猪,回来给大家改善伙食。结果,他花20元买回来的猪,比连长花25元买回来的猪都要肥壮。绝不能让老乡吃亏!得知情况后,他们马上又给老乡加了五元钱送上门,激动得老乡竖起大拇指逢人就夸:这样的部队,真是没有见过!
老人还告诉我们,行军打仗必须纪律严明,那时候,他们常常会遇到炊事员刚刚做好一锅饭,便接到上级命令要立即出发,顾不上吃饭的他们马上从头上摘下帽子,当饭碗用,一边集合一边吃“手抓饭”。
军队的纪律成为终身的习惯,老人转业回来后,一直在家里务农。据村民介绍,集体经济年代,老人曾担任生产队队长15年。他所在的生产队,在他的带领下,粮菜产量也几乎每年第一。
干啥都要干出样子来,做啥都要做出一流水平,这种风格与个性,成为贯穿刘风龙老人一生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