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文化*生活总第3582期 >2020-08-24编印

难忘的一课
刊发日期:2020-08-24 阅读次数: 作者:王彦平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记得那是1982年秋天,因我负责厅机关团的工作,受领导委派,参加团省委举办的一个培训会。次日,从太原搭伙儿出发,前往当时红极一时的昔阳县。报到后才知道,是团省委举办的,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宣讲骨干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是全省团县委书记以上干部,约两百多人,我属于省直团队。
  团省委对这次培训十分重视。党的十二大,是党完成拨乱反正的里程碑,是党的历史性转折。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更是共青团系统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据说为筹办这次培训,团省委群策群力,颇费了一番心意。起初准备在太原办,但受经费所限,或不被干扰,选在了昔阳县招待所。当时恰逢农业学大寨高烧刚退,蜂拥的参观声势戛然而止,接待资源赋闲,给这次大规模培训创造了条件。
  从培训议程看,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报告为宗旨,围绕历史性转变和面临新的任务;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及把党建设成为现代化事业坚强核心等专题。分别邀请了省委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以及分管经济的副省长等高规格领导作专题辅导报告。对于初出茅庐的青年团干部,是一次难得的素养大餐。印象深的是省委组织部长的报告,他围绕组织工作,人才储备战略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既高屋建瓴又接地气,给大家呈现出一幅美好的山西愿景。接下来是倍受期待的,理论权威、舆论导师的省委宣传部长的报告,开篇照本宣科,随后新闻报纸摘要,令人敬重的精彩报告,听得大家面面相觑,大跌眼镜,尤其在报告高潮,对出席十二大政治局常委的表情,作了一番评头论足,台下一片唏嘘。副省长的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历数山西资源优劣与经济潜力与短板,数据分析透彻,交通闭塞与产业偏重的结构矛盾,给学员们一次难得的省情启示。几场报告,听得大家意犹未尽,自觉营造了讨论氛围,报告启发大家,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记得当年,我有晨跑的习惯,每天清晨穿过昔阳秋雾,常见一位戴眼镜微胖的人,手握小半导体,健步走在我前面,几次擦肩,便攀谈了起来。他问了我单位、籍贯,几句暖心热语,相互消除了生疏。他便给我讲起贫困山区的状况。全家人盖一条被子,大到与土炕相当,晚上炕檐点数,便知全家人口,有的老人叫了一辈子狗蛋,到死也不会写狗蛋两字,出个远门需借新衣服穿,回来归还……他以真情实感讲给我,我当匪夷所思故事听,后来有人告诉我,他就是曾担任过保德、壶关县委书记的,团省委书记张维庆,这让我大吃一惊。在省直团干里,我算小字辈,听课总坐后排,大会场人头攒动,根本看不清主席台上,未曾想早起而遇,与偌大的书记,面对面攀谈了一番。培训接近尾声,便是张维庆书记的报告了,依然看不清主席台,但心底有了清晰的形象。他的报告除了任务动员布置外,便是以肩负历史使命的青年团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漫谈。时过近40年,依然记忆犹新。他讲到,作为一名青年团干部,要背靠党委,面向青年,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首先要具有干才,把握全局,思维超前,运筹帷幄;其次要有文才,信念前瞻,逻辑归纳,文字简练表达;三要有口才,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政策,能生动活泼表达;四是具有帅才,博学多才,处困不惊,深受青年拥戴;五要有雄才,远见卓识的胆识魄力,准确研判政治方向。此外做好青年团工作,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重点工作与基础工作的关系;抓基础保重点,兼顾一般;其次是集中与分散的关系,严密组织集中活动,统筹部署分散全局,集分结合,相得益彰;第三是点面关系,典型引路,带动全面,抓点带面,推动全盘;第四是部门与部门的关系,要纵横沟通,承上启下,勤奋沟通,主动协调;第五是先进与后进的关系,表障先进,督促惩罚后进,抓两头带中间,推进满盘取胜;第六是实际工作与舆论工作的关系,既要埋头苦干,也要舆论引导,虚实结合,凝聚合力务求实效。当年与我一同聆听报告的人,后来有的做了县领导、地市委领导、个别担任了省领导,如今大都已退休。或许大家早已忘记那场报告。而对于我,却是伴随一生,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不仅对当年做好团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之后在我主持一个部门工作,或指导一个系统的实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每想起张维庆书记平易近人的谈吐,和醍醐灌顶的那堂团课,心情便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