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报春花”到“果飘香”
——西关村老党员贾晋卿与她的杏林花圃植物园

拒绝舒适区,剔除惰性,鞭策激励自己马不停蹄一路前行!这是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双学双比女能手等四次国家级荣誉,荣获第八届省人大代表等百余次省市级荣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我县西关村老党员贾晋卿奋进人生的精神状态!
从改革开放到走进新时代,从“科技报春花”到升级版“绿满园”、“果飘香”的农科苗木基地,走近我县西关村杏林花圃植物园女主人贾晋卿,聚焦这位奋战在农业第一线43年、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其始终笃定的初心、拒绝舒适区的奋进、以强农兴农富农为己任的担当,成为我县农业战线上一面不倒的旗帜,在繁荣发展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迎风起舞,激流勇进!
党员范儿——拒绝舒适区
与她相见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全部交付于脚下这片土地;与她说话的姿势多为走着或站着,因为她打小儿便养成一种拒绝舒适区的习惯,且以此来剔除惰性,鞭策自己激励大家马不停蹄一路向前。
后疫情时代的当下,好不容易逮着一次机会,得以和她坐下来说说话,我便拉着她干巴巴粗糙的手灵感乍现,突发奇想,如能将这样一双手拍一张特写,一定能硬核地纪实一位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本色,说不准还能够获得摄影作品的大奖呢。这是一双有着怎样深刻内涵的手啊,雕刻着四季风景,记录着生命脉络,流淌着奋进者滚烫的热血,飘香着恒久的泥土清香。她这双绝版的手,蕴含着一位现代女性的志向,浓缩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执著。
1959年出生于集义乡中辽西村的贾晋卿兄妹七人,是家中老小,学生时代从小学到高中,每年都是三好学生。1977年高中毕业后,下定决心扎根农村建设家乡的她,成为中辽西大队科研组一员。18岁的她潜心科研,勇于创新,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当年便成功研制出专门针对玉米的生物防虫用品白僵菌,成为科研组一大成果。1982年,屡出科研成果的她,被调往清源镇试验站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并一发不可收。从1984年开始搞家庭科研,通过引进、繁育、实验,示范推广各类蔬菜实用栽培技术,由她独创的温室西葫芦、黄瓜、辣椒、大棚茄子、甜椒、花菜、番杏,秋季多品种花菜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躬耕乡土43年,从改革开放到走进新时代,她始终以一位农村老党员的初心与担当,默默无闻奋战在农业第一线。多年来,历获县委候补委员、省市县优秀乡土人才殊荣,荣获第八届省人大代表等百余次省市级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四次国家级荣誉并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994年,市政府对其“不加温塑料大棚茄子早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试验”科技项目授予三等奖;1998年,市政府对其栽培珍稀瓜果(网丝甜瓜)专用彩膜(黄色大棚膜)的研制项目授予三等奖……
身为农民技师、出席省、市、县的优秀共产党员,贾晋卿是一位出生农民家庭,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接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农业专家。
为发展农业,贾晋卿一心扑在脚下这块土地上,决心用技术来种田,培育更多的蔬菜品种。她开始查阅资料,翻看蔬菜种植相关书籍,想要在自家田地尝试其它的品种。一段时间的研究琢磨后,她通过秋季花菜的多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本地区秋季种植的三个品种,并且向县蔬菜办提供技术,在全县广泛推广开来。1985年,她在自家田里进行了种植,这一次大胆的尝试开创了当时亩收入1600多元的历史纪录,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第一次的成功坚定了她进行技术创新的信念,也坚定了她不怕风险的决心。

1996年,她在大棚内种植哈密瓜,得到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的好评,他为清徐能种出这么好的品种衷心点赞……贾晋卿以超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共引进、繁育、实验、示范推广各类蔬菜实用栽培技术百余种,经营各类特色蔬菜品种400多个,成为集科研示范与科技培训的两个中心,累计推广各类蔬菜品种30多个,面积达万余亩。
众所周知,清徐县有个著名的小吃——玉谷叶蘸片子。但或许大家不知道,玉谷叶蘸片子的主要原材料来源地,就是贾晋卿试验成功的温室蔬菜玉谷叶。贾晋卿“科技报春花”的美誉正由此而起。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许多年来,每次到她家拜访,都会看到她家书桌上,摞着一摞摞画册,里面全都是科学种田的图片。问她为啥印了这么多?她呵呵笑着说:“全是给来咨询的菜农免费制作复印的‘大人书’”。村里人种地,一是由于文化底子薄,二是由于辛苦怕繁琐,在种地遇到困难时,很难坐下来细细琢磨书中道理。针对这一特点,贾晋卿将一些实用的种田技术用直观的图片表达出来,装订成册,发放给需要的村民,带领大家科学种田一起致富。
贾晋卿所谓的“大人书”其灵感来自童年的小人书。她也将它们称之为给村民的“农科绘本”,直观生动、容易理解。
作为一名老党员,贾晋卿对农民朋友的关爱细微而实诚。她关注农民朋友的素质提升,关注农民朋友的生存就业。
从九十年代开始,贾晋卿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科技的花儿”开遍清徐,结满硕果。她首先联系到10家农户,将他们作为科技示范户,免费为大家讲解新技术,免费指导,贾晋卿成了这10户菜农菜田里的“大家长”,那片片菜田留下了她数不清的脚印,洒下了她无数的心血汗水。
针对菜农对病虫害出现产生分辨难的问题,贾晋卿编制了简单易学的《蔬菜病害看、问、查、分、诊断方法》,发放到菜农手中,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变过去农民遇到问题请教难的窘境;同时还发放《冬季温室果树蔬菜越冬知识》、《大棚蔬菜多茬高效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等各种资料,每当遇到天气变化就及时告诉示范户,及时防范,进行抗灾自救。生活中,她看到菜农光着膀子打农药,自费购买了防护工具送到菜农手中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这10户科技示范户的菜销量特别好,老旧品种增加了收入,新品种不断增加。大家开玩笑地说,第一次发现,跟着贾老师的步伐,咱种菜也能种出金子来。
一传十,十传百,得知消息的其他菜农再也坐不住了,纷纷来到贾晋卿的田里咨询新的种菜技术,这下,贾晋卿可更加忙碌起来。不论在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不论是本村人还是外村人、外地人,只要有人咨询,她就耐心解答,如果有需要,她会随时从自家田里抽出身来去上门指导。用她自己的话说:“咱一家富裕有啥意思,村民们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的富。”
她一方面指导种植,另一方面不忘继续学习新技术,每搞一次新的技术创新,每成功一次,她都将这些技术及时精准推广给菜农。2002年,她辅导研究的项目《日光温室蛋壳香椿与香椿芽的试验研究》荣获第十七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2009年,她又被评为全国老区妇女创业创新标兵。贾晋卿,成了菜农中家喻户晓的农民技师。
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扶贫攻坚,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贾晋卿说:“国家好了,人民就好。人民好了,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好。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特长,让周围的人摆脱落后贫穷,过上美好的生活,一起奔向小康社会。”
2013年,在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的组织下,贾晋卿深入山东考察。了解到当地黄瓜成熟采摘后仍能保持带花状态后,大家百思不得其解,贾晋卿通过自主研究,终于研发成功属于清徐人自己的“顶花带刺黄瓜”技术,为菜农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年,她试验成功了麻皮黄瓜等蔬菜品种,又一次发挥了清徐农村“领头雁”的作用。

2013年至2015年,在城关四村的拆迁改造过程中,贾晋卿以拆迁后城中村农民再就业为主题,对城关四村农村妇女进行就业技能专项培训,做好由村变城后的过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贾晋卿针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进行了实用技能培训,同时还对大学生村官这一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进行现场指导和服务。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宁夏考察时这样强调。作为一名老党员,贾晋卿一直将总书记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并落实到农村实际中,她的理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路上咱老百姓一个都不能少!
苗木花卉——满园“果”正香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上,合着我县“三年大变样,五年进百强”的节拍,贾晋卿经营打造的“特种植物园”内,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果木飘香的生动景象。
随着贾晋卿的脚步,再次走进她的杏林花圃植物园(原清徐县晋卿稀特蔬菜实验合作社)。在这里,真叫个大开眼界,试验田里的特种果树,特种绿化树种,中药材琳琅满目;心里美苹果、心里美李子,红心梨、大枣、猕猴桃、红绣球竞相媲美;桑树有白桑、龙桑、老品种桑;药材有何首乌、人参、鸡头参,茶叶树种等百十余种。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片绿绿的挺直的珍稀树种青龙木,犹如一个个身着军装的青年小伙子,英姿飒爽,生机勃勃。贾晋卿一边走一边介绍着她的这些宝贝,同时还带着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苗木花卉及药材的生长进度、习性等详细情况。
贾晋卿的花圃植物园主基地,就在她家大门外,有大田+温室两种模式。她的住宅区,既是杏林花圃植物园的办公室,也是农民朋友的联络点,还是免费培训“农业班”学生的教室。
面对农村人才匮乏、断档现状,看到身边有不少没有学历和技术的年轻人,每天捧着手机玩游戏,贾晋卿心里非常焦急。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她最关注的是新一代青年农民的成长。
2013年,贾晋卿协同太原生态工程学院在北营、西罗白、张闫村、师家堡等8个村进行免费培训及现场指导,她先后为太原生态工程学院和大学生村官培训实习生数千人。累计700余人领取中专毕业证。日前,金沙滩社区、市楼社区、孟封镇的第三批100多名学员将于今年毕业。贾晋卿的这一举措,将我省当前积极推进的“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作,在农业这一“大学校”中提早进行了七八年。这些学生,经过免费的专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均可领到国家承认的大中专毕业证。
从蔬菜试验基地,到园林绿化苗木、特种果树试验基地,贾晋卿都先行先试,把风险留给自己,效益送给农民,她的足迹遍布清徐县及周边县十里八乡,仅近两年,她便在尖草坪、阳曲、孝义、古交、交城、介休,我县孟封、徐沟、集义、西谷、杨房、东于、清源等乡镇村,给村民讲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中药材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以及物理防虫技术,传授农科知识50余次,从田间地头实际查看到找块黑板随机讲课,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援给农民朋友们,受到大家的广泛赞誉。
这一天,恰逢几位就读于太原生态工程学院的学生,到她家请教农业方面的知识,她手把手教,一对一讲,班主任“贾老师”在大家心目中,专家的博学,自家人的厚实。
“贾老师,这种树苗是啥呀,这叶子好像还能变色呢?”
“这就是珍稀树种青龙木,它的皮色四季变幻莫测,叶色春夏两季青绿色,秋冬季为火红色,是一种昭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深刻寓意的珍稀庭院、别墅、园林绿化树种……”
“贾老师,这是啥花呢,一股清香味道?”
“这是金银花,藤本药用植物,花期三季,先白后金黄,是重要的防疫植物之一,也可作垂直绿化先锋树种!”
“贾老师,这是什么果实?”
“这是心里美李树新品种,它是一种红色、红果、红肉、红杆的观赏食用多用途李果……”
直观的讲解,温馨的课堂,朴实的面孔,“桃李满园”生机盎然的杏林花圃植物园,不正是“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清徐”的缩影与生动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