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县“三年大变样”决战之年和“五年进百强”关键之年。孟封镇按照县委提出的“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的战略思路,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新孟封为目标,经过两年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孟封特色已经形成,镇域品位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项目是省发改委确定的12个特色产业集聚区之一。孟封镇立足实际情况,配合上级各部门高标准、合理化做好项目长远规划和设计,明确产业定位和文化内涵,以新理念、新机制推到产业集聚与升级。
——通航产业园区项目。2019尧城(太原)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成功举办以来,孟封镇进一步树牢“一醋二航三旅游”的发展目标,对标“南珠海”,打造“北尧城”,探索尧城机场及其周边区域发展新路径,着力构建集通航研发、制造、应用、会展、培训等于一体的通航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格局,打造全国通航产业北部典型示范。
——民生项目。241县道的绿化亮化工程是孟封镇贯彻落实“环境靓县”治县方略的具体实践,X241县道绿化亮化工程总长度约13km,路两侧绿化带宽度各20米;汾河干流堤外湿地通过调蓄带工程(3750米)和南安湿地塘工程(150亩)的建设,实现堤外蓄水、恢复河流水系、抬高地下水位、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及水生态环境的作用;汾河干流乌象民总退入汾口人工湿地占地约275亩,包括人工湿地设施、建筑物建设及湿地植物配植,人工湿地进出水口建筑物、渠系及配套设施建设等。
——农业项目。稳步推进美丽乡村杨房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北程大圣设施蔬菜和孟封粮食烘干仓储项目,促进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新动能。
——企业项目。传统铸造产业淘汰关停,新上晋隆环保科技包装材料项目。华夏醋博园、水塔技改等从高粱种植品种选优、机械收割、烘干收储和食醋酿造、产品销售、社会效益等环节,努力实现食醋行业全产业链条发展;产品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出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扩大老陈醋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一期土地收储2443.23亩,地面附着物清表55亩,拆除违建340平方米。二期土地收储792亩,醋博园储备260亩,使园区可规划建设土地面积达3500亩,共完成迁坟449穴。现正在进行园区围挡施工。
——通航产业园区。园区内土地收储642.35亩,完成1、2、4号停车场土地收储129.27亩;配合机场西路施工流转土地624.2亩;临时占地约40亩。小柳路南4家企业已拆除,正在清理建筑垃圾;尧城4号停车场涉及4家企业3个温室3个拱棚征拆,现已进入评估程序;机场西路东涉及市农委下属肉鸡厂3家企业征拆,正在进行评估。
——其他项目同步建设。齐南安湿地塘、入汾口人工湿地、X241县道绿化等民生项目,杨房村千亩农业综改和粮食烘干仓储等农业项目,华夏醋博园、水塔技改和晋隆塑料等企业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环保攻坚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彻底解决镇域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问题。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工作,6个村煤改电全面完成,运行良好,19个村煤改气工作,管道安装、通气工程已完成,镇域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齐南安村被评为“国家森林村”称号。
——疫情防控彰显孟封担当。孟封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县委提出的“三清、三查、三确保”和“12345”工作要求,坚持把好疫情卡口,实行网格化管理,念好“包、早、责”三字经;坚持抓好宣传氛围的营造,街巷党旗飘起来,村里喇叭响起来,全民参与严防严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被评为市的先进单位。
——土地收储刷新孟封速度。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涉及4个村716户,总占地2443.23亩;通航产业园区涉及2个村196户,总占地655.47亩。孟封镇强化领导,完善机制,组建专人专班,形成了镇村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统一标准,严格程序,依法推进,3天时间就签订协议647户,2286.49亩,开启孟封新速度。
——企业征拆、迁坟工作有速度、有温度。孟封镇高站位思考、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镇主要领导不分节假日、不分昼夜与企业主沟通交流,讲政策作动员;严格程序,邀请专业评估公司入企评估,依法依规确定补偿金额;提前做好迁坟选址,倒排工期,镇村干部专班督导,加速推进拆除、迁坟工作,确实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