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出生于1933年,因为家里穷、世代为农,父亲和他的两个哥哥都没有上过学,为了生活,父亲很早就干起了重活儿,他几乎是不识一个字。尽管不识字,父亲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他的一生创造出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神奇——
父亲,是本村成为独立行政村后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性格果敢,做事执着的父亲,尽管没有文化,却很受群众拥护,工作干的十分出色,他担任支部书记后,村里的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都在全县名列前茅,1964年他当选为省劳动模范,并在天津召开的全省大会上受到了领导的接见。
尽管父亲不识字,他却引导三个子女上了大学。父亲没有读过书,却十分深刻地懂得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下来后,父亲全力支持我、二姐和弟弟读书(我们家姊妹五人,大哥和大姐当时已先后成家),他和母亲节衣缩食克服重重困难,供我们三人上大学,先后在县里市里和省城工作。三个孩子连续都能够上大学出去工作,这不仅在本村,就是在周围的十里八乡也是十分了不起的,当然为此父亲也吃了不少的苦,如果我们不上大学,家里的生活当时肯定会好一些。至今,我还记得有一年秋天,父亲骑自行车到一百多里远的山里找一个朋友,借钱为我凑生活费的艰难情景。后来,在我上大学时为了凑学费还把家里的树和耕牛卖了。
父亲是我们本家几代人中最长寿的。父亲是2015正月初十走的,享年八十三岁。直到去世的前一年,父亲从来没有进过医院,而且是耳不聋眼不花,身体一直特别地好。这对生活条件艰苦、小时候吃不饱,干农活不惜体力,当支书后为了村里的事从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父亲来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2009年底,我的母亲因患脑血栓卧床无法自理,在这之后近五年的时间里主要是他来守候照顾,我母亲十月份去世,仅仅三个月后,父亲便平静地去了,他也许是没有了牵挂,也许是担心母亲在天上需要他的照顾和陪伴。
在父亲去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回忆父亲在世的情景,感到父亲虽然不识字,但是他有大局观,在脑海里对世间的各种变化看的十分清楚。我感佩父亲真正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一个善于想办法、懂得学习和创新的人,否则父亲不会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情,而且还能够让全村那么多人都认可、亲友们都称赞。
我清楚地记得父亲讲的一句句话,尤其是全家人一起过节和商量一些事的时候,父亲的话每每都是简短明确,虽然没有什么大道理,但都能让我们信服,都十分有力,使全家的想法一致。
我把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写在纸上,放在父亲的墓前,我想此时已经升入天堂的父亲,一定能够读懂我写的每一个字,尽管伟大的父亲过去不识字,但现在天堂里的父亲一定能认得,一定、一定,尽管他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