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以“显微镜”下的视觉出台制度流程
防控疫情,他们以“显微镜”下的视觉,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流程。
2020年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新冠病毒肆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不是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但却离病毒最近,当疫情凶猛袭来,他们同一线医护一样出现在战“疫”最前线,用他们的坚守诠释着白衣天使的职责,他们就是县医院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2020年1月26日,检验科接到医院指令,负责该院发热门诊患者标本的检验任务。检验科主任王丽芳、副主任宁志宏积极响应号召,迅速做出反应,成立了新冠疫情检验防控小组,各小组及专业实验室人员为成员,根据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院感流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等制定并完善了《检验科新冠病毒防控工作制度》、《检验科新冠标本检测流程》、《检验科新冠标本采集运送流程》、《检验科消毒工作制度》等多项制度流程。
检验人员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利用微信平台学习新冠诊疗流程、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进行了疫情下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穿脱防护衣培训,确保人员防护安全。为做好发热门诊检验,作为检验工作者的他们,默默在后方守护,为医院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演练:一场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模拟演练,他们以最严格的实战场景,进行了一场全环节拉练。
为了在新冠期间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控工作,主动防范实验室出现的各类病原微生物感染事件的发生,同时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锻炼实验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科于2月21日下午四点在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事件处置应急演练。
在王丽芳主任的指挥下,演练以“工作人员将疑似新冠标本洒溢事件”开始。首先由窗口人员侯亮进行接标,立即用含氯消毒水将运送箱外表面进行擦拭,然后打开运送箱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取出标本袋交给由负责传递发热标本的乔卉,乔卉查看密封塑料袋完好后移交给发热标本操作者。
石俊峰接到标本后在安全柜内对发热门诊疑似新冠患者生化标本进行处理。操作时由于条码粘住手套,不小心将血清溅洒在生物安全柜台面上,并导致工作人员手套污染。
随后立即报告免疫组组长申俊萍,同时查看污染范围,立即手消并脱手套,用含5500mg/L有效氯的厚毛巾覆盖,作用30分钟,进行消毒,关闭生物安全柜打开紫外灯,并将室内环境进行紫外消毒。
组长申俊萍立即报告负责此次新冠疫情消毒的宁志宏副主任,并立即通知其它人员立即撤出实验室,告知操作者在另一实验室进行消毒,更换防护用具,放置警示牌。
随后报告主任王丽芳,等待下一步处置指示。王丽芳主任立即电话向生物安全委员会分管领导王晓光副书记报告事件经过,由院感评估,启动本单位应急处置预案。
王丽芳主任立即指导现场进行隔离和彻底消毒,并将感染性废物放置双层塑料袋中鹅颈结严密包装密封,然后交给微生物实验室人员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消毒。
最后院感科续桂俊主任针对此次的生物安全演练进行总结,此次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露事故演练。暴露主要发生在生物安全柜内,未扩散到生物安全柜外,因暴露人员处理得当,未发生再暴露风险。
王丽芳主任对下一步工作应急安排:暂时封闭该实验室,临时启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测。消毒人员对新冠废物处理及时得当。待暴露源核酸结果出来时,重新评估是否开放实验室,对暴露的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并宣布本次演练全部结束。
战绩:470多人850多份标本的精准检测
战疫一线,他们以最雄辩的数字,讲述检验科最感人的每一幕。
为防止感染,确保结果报告及时准确,检验科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申请项目,标本处理,检测时限,报告时间,报告方式,分析前中后,各种环节严格把控,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掉以轻心。
2020年2月7日14时01分,清徐县人民医院报告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2月8日经两次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确定为确诊病例。全体清医人绷紧神经加入到这场战“疫”中!
2月9日,院长任候奴立即召集重点科室召开紧急部署会,检验科做出快速响应,他们除完成日常门急诊和住院患者的检验,对急剧增长的发热标本,全体人员随时待命。他们积极主动和医教、院感、护理等多部门协调,根据工作特点应对疫情,从采血、临检、体液、生化、微生物、发光、血凝、免疫等岗位细化排班,周密部署从标本接收、验收、消毒、离心、检验、发送报告等细节做到万无一失,为应对不断增多的发热标本开通快速通道。
2月10日早晨一上班,面对众多的标本,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乔卉同志做好防护对每份标本核对、外表面消毒面,前处理后交给专门负责发热标本的检验人员,负责接收标本的同事全副武装,俨然战场的“士兵”。随后标本送入实验室进行检测,完成离心、开盖、提取样本、上机等一系列操作,这个过程中,操作人员既需要直接接触患者的咽拭子、血液、体液标本,也会暴露在样本检测时产生的飞沫喷溅、气溶胶中(气溶胶是一种极其微小的颗粒,会漂浮于空气中或附着在衣物表面,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具有传染性),风险可想而知。为防止感染,检验科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掉以轻心。与此同时,在层层防护下的同事们还要忍受因为防护屏障而导致的呼吸不畅、闷热、无法喝水等煎熬,护目镜上也常常笼罩雾气。为节省一套防护服连续工作六小时,当检验结束,脱下防护装备时,虽然脸上布满深深的勒痕,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但是大家没有丝毫的抱怨,所有人都为圆满完成检测任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检验人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作为疫情防控中的先锋,为了满足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开展了血常规、C反应蛋白、D-二聚体、肝酶、肌酶、凝血、降钙素原、血沉、呼吸道五联检、血气等项目的检测。他们除完成日常门急诊和住标患者的检验,对急剧增长的发热标本,全体人员随时待命,处于应急状态,科室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各实验室每天上下班消毒台面、地面、门把手,保证环境清洁。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们合理安排防空白班、防空夜班,专门负责发热标本,其他人员负责日常病人的标本,有孩子刚满一岁的王晓鑫、90后张玉姝等她们从未参加过值班,面对疫情挺身而出做好全身防护,肩负起夜班的防控工作,她们说:“非典时期,我们是被守护的人,这次疫情我们来守护大家”。她们穿上防护服24小时坚守岗位,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下午6点到次日8点双班值守,为了节约防护服坚守岗位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从疫情到现在仅一个多月,检验科共完成发热患者检验470多人,850多份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