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乡下老家,最喜欢和人亲近的鸟类就是燕子了。它从不躲避人,更不害怕人,甚至喜欢把窝筑在屋梁上,和人共处一室。乡亲们亲切地称它为“家燕”,打心里就把它看作是家庭的一员了。“快来看,燕子飞回来了,瞧那小身架儿,肯定是去年那一对儿。”小时候,每年春天,总会看到奶奶站在院子里等待燕子归来的期盼的目光,那神色就像等待自家的孩子回来一样。当看到燕子飞进自家院子里,奶奶高兴地就像捡了一个金元宝,拍着手说:“燕子回来了,咱包饺子吃。”
那时候,春天里见到最多的鸟就是燕子了。不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不经意间抬抬头,就一定能够看到忽东忽西、飞来飞去的燕子。有时我们戴着柳帽吹着柳笛扯着风筝在小河堤上奔跑,燕子就在头顶上跟着飞。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人与鸟共嬉戏的风情图画啊。
燕子在选择筑巢的人家时,从不嫌贫爱富,但它会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性有所选择,有时候还是很挑剔的。俗话说:“和睦人家燕来朝。”又道是:“腌臜人家燕不住。”争争吵吵的家庭它不会住,不卫生不整洁的院落它不会住,有噪音有污染的环境它更不会住。因此,燕子筑巢的人家,环境大都清净幽雅,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有了这些条件,凡住了燕子的人家,都有一份自豪感。挂在屋梁上、房檐下的燕子窝,分明是燕子颁给这户人家的一枚奖章。
在县城教书的五叔曾经告诉我们这些顽皮孩子,燕子是益鸟,是灭虫专家,是庄稼人的好朋友,千万不要祸害它。一对燕子喂养一窠小燕子,一天需要捉四五百只小虫子。一个夏天,捉的虫子头尾衔接起来,足有二里地长呢。这就省了喷洒农药,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呢。老人们还用这样一个故事吓唬我们,谁家的孩子要是祸害了燕子,就会变成丑八怪,一辈子寻不上媳妇的。
燕子飞行的姿态是很优美的。它个子小,翅尖长,尾叉形似剪刀,飞起来非常轻盈、灵巧。有时看上去它在朝一个方向快速飞着,但突然间会在你意想不到中陡然转弯,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箭头一般消失在杨柳烟里。有时你走在麦苗青青的田埂上,它随你飞着、呢喃着,几乎擦到你的头顶,甚至要落在你的肩头,当你准备接纳它的时候,它却突然降低高度,在你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呢喃一声,擦着嫩绿的麦田一掠而过,不由让人惊叹它的灵敏。
燕子飞过之处,桃花更加红了,梨花更加白了,麦苗更加绿了,菜花更加黄了。这如剪的燕尾,剪出了无限春色,裁出了大地靓丽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