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伊始,病毒肆虐。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退伍军人坚守一线,巾帼英雄逆风而行……王答乡党委带领3万余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全力以赴,齐心协力筑起守护“王答阵地”的坚固防线。
最美网格长:白志福
不是村“两委”、不是党员,但作为网格长,我必须冲在最前线。
逐户摸排登记,及时上报重点人员和情况……他是一名信息员;测量体温、查验行人身份证……他是一名值守员;大街小巷悬挂条幅,把私家车改装成防疫宣传车……他是一名宣传员;村内婚事延期,丧事简办……他是一名劝导员;小商店、厕所、垃圾桶,全面消毒消杀……他是一名卫生员。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南录树村网格长白志福,与村“两委”成员一起,以坚守决战疫情,用忠诚守护百姓。
殊不知,这位52岁的“战斗员”,膝盖扭伤、内含积液,原本被要求卧床休息的他,看到防疫消息后,即刻现身卡口一线,使腿伤雪上加霜,只能依靠拐杖来行走,但即使这样,他也从没停下过脚步。
村支部党务工作者白文萍说,白志福把家里的8件军大衣全部捐给了卡点的兄弟们,自己却没有一件棉衣;把库存的60只水洗口罩全部捐给了村民,自己戴的却是最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他就像一个恪尽职守的“免疫细胞”,在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自己,只有村民。
最美“90后”女青年:韩宇萍
1995年出生的韩宇萍,是红城村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1月27日,县里下达防控疫情的紧急通知后,她便主动请战,带领回村过年的8名“90后”年轻人,日夜轮流值守在村口。向村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严格检查和劝阻过往车辆,为过往路人测量体温,9个年轻人尽心尽责,令村民刮目相看。
村党支部书记赵建红说,疫情当前,年轻娃娃们抢着打头阵,让村里的党员同志们觉得既欣慰又感动。
近几日,面对疫情发生后口罩供不应求的情况,韩宇萍又组织村内“老”裁缝,开始自制“夹层”口罩,消毒、裁剪、缝制……截至目前,已经有400多个口罩发放给了村民。
她说,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我必须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最美退伍军人:王立刚
2月14日一早,在208国道清徐县与小店区交界处潇河桥南,清徐县王答乡机关党支部退伍军人王立刚,早早就和执勤交警、医务人员、乡村干部一起守在了检查点上,积极协助排查过往车辆,认真做好人员登记,耐心为司机和乘客测量体温。
“你好!36.2℃!”……看到往南走的车辆由于停车接受检查,暂时排起长队,王立刚又箭步上前,引导受检车辆靠边,疏导路上交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208国道作为进出清徐县的主要交通干道,每天出入的车流量很大。为了确保无疑似人员进入清徐,王立刚在大年初三便主动请缨,坚守在这里,担当起守护清徐的第一道防线。
王立刚说,国家有难,身为退伍军人,又是共产党员,理应退伍不褪色,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最美断臂大叔:赵明
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失去右臂的残疾人赵明。
早晨6点,赵家堡村的天才微微亮,赵明已经出现在了村委会的广播室,为村民播报并转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致全乡人民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答疑解惑各种疫情常识……从黎明到黄昏,日复一日,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他一直在坚守。他将“众志成城、战疫必胜”的正能量传递给了每一位村民。
他给村党组织书记打电话说:“在疫情严控时期,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时刻听从组织召唤,请吩咐吧!”
最美残疾党员:董敏
重度残疾、低保党员,60多岁的董敏,已经在抗“疫”一线连续坚守了20多天。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不顾天气寒冷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冲锋一线,站岗执勤,耐心劝阻外来车辆、广泛宣传防控知识,切实把广大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心头、护在身后。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承诺。
他说,疫情不退我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