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信来到我们的身边,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数也数不清的方便与快乐。首先是不用花电话费就能完成一次与亲朋好友的通话,甚至还能面对面地抒发出久违的情感。只要打开“山西民生”,和“电e宝”就可以完成电话费、电视费、网络费、暖气费、煤气费、水费、物业费等各种生活缴费。网上购物了,只要在微信或支付宝上用手指一点,所需缴纳的费用,就“OK”了,再也不用跑路抑或发生欠费的情况了。近日,山西省还开启了“电子社保卡”,只要手机在手,以后我们诸如乘车、乘飞机购票、外出参观旅游签定协议,以及许多生活中的大小事务,足不出户就顺利完成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真是幸福无边啊!
我的学生时代,是在山西省国民师范学校度过的。1993年,我们初师二十班的43位同学,从全省各地来到太原,开启了每年一次的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同学已经离开我们而去;有的虽然在世,但由于各种原因,也不能随心所欲与亲同手足的同学相见。虽然太原只有四位同学,还有一位从长治,另一位从榆次赶来,也不放弃这意味深长的聚会。每年都要定时间,定地点,电话通知,筹备费用,完成一次欢乐的聚会。虽然近年来,都通了微信,但一位一位的联系、通知,总觉得费时不少。于是,我便发起组建了一个“国民师范二十班微信群”,同年级二十一班的学友们知道之后,也要求将二十一班的几位同学加入进来。于是,“国民师范二十班、二十一班微信群”便产生了。在我们聚会的时候,只要在这个微信群里发布一下,既省了时间,也表达了聚会的情意。而在平时日常生活的日子里,互通信息,互相问候。有谁创作了诗歌、散文、抑或小说等作品,只要发到我们自己的微信群里,大家就共享了。有时候唱一首久违的歌,摄录一段视频,发在微信群里,大家便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之后,我们便互相发送唱歌视频,讲故事的视频,便将快乐传送给我们相依相从的老同学。
1990年,我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清徐县,工作调动来到太原。掐指算来,已近二十个年头了。在这漫长的日日夜夜里,故乡青山绿水的美丽,葡果蔬菜的美味,老陈醋的芳香,同志朋友的相帮,父老乡亲的思念,无不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我又组建了一个“清徐友人微信群”,与日夜思念的亲人们开启了相互之间的共享与问候。特别是今年庆祝建国70周年的日子里。同志们给我发送过来“清徐县焰火节”的欢乐场面。焰火历来就是我们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今年是祖国的70周年大庆,其意义就更为不平凡。特别是还邀请了意大利等外国朋友的焰火,给我们的焰火节更增添了独特的韵味。那犹如火球在夜空中飞舞,犹如嫦娥等仙女在天宇里翩翻,犹如千万支火箭射入高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高歌。那三湖连一体的水上灯光秀,一点也不次于长风商务区水上的美丽。在迎接国庆大典的日子里,故乡的大街小巷修整一新。美锦大街宽畅而散发出韵味;紫林路平坦如镜面,人影绰约展现出张张笑脸;文源路贯穿东西,是清徐建县以来的改天换地。故乡的书画以及民间的技艺,全部展现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共享快乐,我的心与亲爱的故乡连在一起。
自从我退休之后,写作、书画等业余爱好便成为我生活中的主旋律。我学写毛笔字,练习写作投送稿件,结识了许多书画界与期刊编辑部的老师与朋友。他们的高深造诣与热情的帮助,无异与我晚年生活中的导师与益友,令我感激不已。为此,我又建立了一个“天下朋友们微信圈”。这样很便于我向高师请教,有时也共享趣事与美文。有一位书法家老师,连续发送来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等书法论著。对于我来说,简直是茅塞顿开。使我的书法学习,无异于乘上了快车道。如何选择书写真、行、草、隶、篆等书体的毛笔,如何使用与保护这些可贵的毛笔,如何调适墨的浓淡与使用,如何写好一个独立的字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何设计出大方美观的横竖幅面等,读一点,学一点,受益匪浅。在我写作小稿投送的过程中,“太原晚报老年专栏”和“太原老年”的编辑老师们,对我的写作都给予手把手式的帮助。满足了我为社会继续奉献微薄力量的凤愿,也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这个微信圈,是我学习的课堂,也是我快乐的天地。
我与老伴一生,生育了三个女儿,当然也有亲子般的女婿。如今她们都已经是一个个三至五口的小家庭。而且孙辈们也有的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我们便成为具有二十几口,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了。为此,孩子们又建立了一个名为“大家庭”的微信群。这种大家庭里的欢乐,更是无法言表。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工作与学习。每逢星期六或日,女儿、女婿们回来之后,我们便与外地的孙辈们视频对话。孙辈们的张张笑脸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汇报他们学习的进步,抒发他们报国的决心,有时也讲出令全家人畅怀大笑的趣话来。有一次,小外孙豆豆还将他在学校晚会上演唱的歌曲给我们唱了起来,给我们家庭周末的聚会,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快乐微信群,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在这快乐的新时代,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光辉万年。